葡萄牙最大電力公司EDP的再生能源子公司,正在與日本和韓國的企業商談,希望直售電力給日韓企業以促進在亞洲市場的成長,此舉有別於傳統上和政府機構簽約的作法。
EDP的再生能源子公司EDP Renovaveis SA(EDPR)預計在接下來四年投資210億歐元(約新台幣6,944億)於再生能源,其中八成將用於投資北美和歐洲,同時也尋求透過企業簽訂協議,進軍亞太地區的可再生能源市場。
亞太地區營運長瓦斯康塞羅(Pedro Vasconcelos)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目前正在與日本和韓國的企業進行協商,開始向這兩國敞開大門,這項決定本身就是推動成長的巨大動力。」
目前亞太地區占EDPR總能源投資組合的5%,不過透過投資越南的再生能源計畫,以及併購新加坡太陽能公司星生能源(Sunseap)的方式,有助EDPR在亞洲的發電量一年內增加25倍,來到712MW。
除了在新加坡和越南擴展業務之外,現在EDPR打算在澳洲和中國增加產能,目標是複製在新加坡向Meta、亞馬遜和微軟(MSFT.O)提供綠能的業務。
EDP和EDPR的執行長丹德拉德(Miguel Stillwell D'Andrade)表示,亞洲只有少數國家在財政支持的法規和政策上有明確規範,無法提供投資者透明度和可預測性,這點和歐美很不同,「最重要的還是要制定明確的法規框架,我們才能進行長期投資。」
他也說道,與電網和拍賣等機制建立聯繫,可促成長期的可再生能源供應協議,將有助增加綠能投資。
全球政府在徵稅和提供激勵措施之間尋求平衡,吸引更多再生能源投資,以追逐綠色電網和碳中和的目標。
今年二月,歐盟擔心美國的「降低通膨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不利歐洲公司,因此提出「綠色新政產業計畫」(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相互抗衡。EDPR就是在IRA公布後決定在美國部署更多資金的公司之一。
丹德拉德表示,部分歐洲國家的稅收和電價上限抑制綠能新投資,反觀美國的政策刺激企業赴美投資,「如果一直被徵稅、限制電價或收回利潤和收入,就不會有足夠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