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AI貨櫃資料中心亮相COMPUTEX,為邊緣運算打造永續節能新利器

()

台達今(21日)舉行國際記者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妻子Lori Huang和女兒黃敏珊(Madison Huang)也來助陣。(攝影:莊閔茜)

人工智慧(AI)應用加速滲透日常生活,為了讓算力更貼近終端設備與使用場景,台達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首度展示專為「邊緣運算」設計的AI貨櫃型資料中心方案,將電源、散熱與IT設備整合進一個停車格大小的貨櫃內。

面對AI資料中心市場需求升溫,台達董事長鄭平看好未來發展,預期今年AI資料中心相關營收占比可望突破20%。

AI資料中心用電攀升,邊緣運算助攻能源效率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種分散式網路運算架構,能將資訊處理、分析和儲存的工作負載,移到更靠近資料產生的使用者,比如物聯網裝置(IoT)、智慧型手機等。

台達資通訊基礎設施事業群副總裁暨總經理黃彥文表示,AI應用愈來愈多元化,任何資料進出都需要資通訊傳輸,因此更需要貼近用戶,邊緣運算就是資料即時傳送的關鍵,同時也是降低電網負擔的方式。

根據台達攜手《經濟學人》推出的全球永續AI報告「綠色智慧:永續AI的未來藍圖」,38%的AI供應鏈認為,電力與電網韌性是永續的主要挑戰。為了提高能源效率,42%AI供應商採用邊緣運算提升能源效率,顯示邊緣運算與硬體基礎設施架構將是實現AI永續發展的關鍵。

鄭平表示,2024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占比為1.5%,預計電力需求到2030年將翻倍成長達945TWh(太瓦時),約為日本全年用電量,且仍為保守估計。他點出,當今的電網已經面對電力系統老舊、氣候變遷與再生能源併網的既有挑戰,再加上高用電量、設置密集的資料中心,當地電網系統面對的挑戰愈來愈嚴峻。

面對AI伺服器高功率跟高密度運算需求,台達推出易部署、隨插即用的AI資料中心貨櫃,鄭平表示,藉由高密度整合電力跟散熱,實現低延遲與高機密防護,還能解決現有企業面對機房空間、設備有限的課題,也可以支援包括NVIDIA GB200 NVL72。

(圖片來源:台達)

此次COMPUTEX 2025,台達首次亮相AI貨櫃型資料中心及高壓直流電源方案。(圖片來源:台達)

AI資料中心貨櫃易靈活部署,全球已有超過50座

目前國際間資料中心的電力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值1.3為節能,PUE值越低,表示機房能源使用效率越高,但黃彥文表示,台達AI資料中心貨櫃的PUE值達到1.19,展現高能源使用效率。

台達指出,設置一台AI貨櫃資料中心僅需數週,大幅縮短建置時程並降低成本,能靈活部署至偏遠地區,廣泛應用於AI運算、企業邊緣節點及電信機房等多元場景。黃彥文指出,目前客戶遍佈全球,已經建置超過50個以上的AI資料中心貨櫃。

未來台達也將在資料中心迅速導入微電網跟再生能源方案。鄭平表示,一座資料中心建置期約2年,但若配合大型資料中心用電打造新電廠,就相當耗時,因此如何運用分散式發電、氫能、儲能系統跟電量調控為關鍵。

台達為提高資料中心能源效率,也提出「從電網到晶片」全方位解方,透過高壓直流(HVDC)資料中心方案,減少從電網端3300伏AC至晶片使用的0.65伏DC的電力轉換步驟,以提高能源效率,有助提升4%以上能效至92%。

鄭平表示,台達一直都有在做電源、散熱等資料中心相關生意,時代演進至AI資料中心後,用電更集中、更耗能,為此因應市場發展,持續關注並跟上客戶在乎的重點,後續也將持續深耕相關商機。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