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地熱能發電占約6%,政府目標在2030年提升至8%,使其成為第二大再生能源。(圖片來源:印尼國家電力公司)
印尼和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政府積極推動開發。不過地熱項目風險較高導致融資困難,加上當地居民對安全和環境的擔憂,都成為阻礙地熱發展的關鍵因素。
東協地熱規模估成長10倍,印尼、菲律賓潛力大
地熱可作為24小時基載能源,不受天氣影響,使用壽命長、維護需求少,但目前大部分潛力仍待開發。印尼及菲律賓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地熱能使用大國,而印尼實際開發規模僅占其儲量的10%,菲律賓更只有8%。
觀察印尼的電力結構,地熱能貢獻約6%,政府目標在2030年提升至8%,使其成為第二大再生能源,僅次於水力發電,目前地熱除了單一使用熱能或用來發電,當局也正在導入熱電聯產技術,將多餘的熱能轉化為電力,藉此提高能源效率。
至於菲律賓,地熱已經是當地最大再生能源,占該國能源使用的14.6%,當地政府希望將裝置容量提升至1.5GW(百萬瓩),幾乎是目前規模翻倍成長。
隨著各國對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成長,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東南亞地區的地熱發電規模,將在2050年達到2.76億百萬瓦時(MWh),較2020年成長10倍。
菲律賓帕林品尼(Palinpinon)地熱發電廠。目前地熱能是菲律賓最大的再生能源。(圖片來源:Energy Development Corp.)
地熱開發2大挑戰:融資不易、居民質疑
地熱能的成長空間大,其中一個原因是初期開發階段風險大、成本高,不易吸引資金挹注。亞洲開發銀行(ADB)能源專家山村茂(Shigeru Yamamura)表示,開發商最大的困境是無法在財務上100%承擔探勘風險。
為了解決地熱開發融資問題,菲律賓政府推出地熱能拍賣政策,也設立一個基金,目標取得2.5億美元(約新台幣80億元)資金,協助開發商降低風險;印尼則是將地熱納入能源轉型發展的一部分,政府承諾縮短計畫審批時間,並提高地熱項目的投資報酬率,而印尼國家電力公司(PLN)也響應政策,承諾加快地熱能的開發。
不過除了充足資金,也得顧及地方居民的擔憂。印尼近5年發生多起地熱區天然氣外洩致命事件,引發不少民眾質疑安全性;菲律賓則有人擔心地熱開發造成土地退化,迫使開發商向當地原住民支付開採費。兩國都有意透過監管改革掃除障礙,釋放蘊藏在地底下的龐大乾淨能源。
資料來源:AP、Asian Power、The Inqui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