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東協國家力拼能源轉型 一文掌握五大市場2023年重點進展

EN

全球成長最快的幾個經濟體都位在東南亞,隨著能源需求增加,當地正轉而發展再生能源,不僅確保經濟持續增長,也是為了保障能源安全,其中東協(ASEAN)國家中有哪些市場是外資今(2023)年關注焦點?又有哪類再生能源是國家主力發展項目?《Reccessary》帶您一文掌握。

東南亞高度依賴化石燃料 如何擴大綠能基礎設施是關鍵

過去20年,東南亞的能源需求平均每年上升3%,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這股增長趨勢將在現行政策下持續至2030年。但東協能源中心(ASEAN Center for Energy )研究顯示,化石燃料仍是該地區主要能源來源,2020年在能源結構占比約83%,再生能源則為14.2%。該中心指出,到了2050年,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將占初級能源總供給的88%。

東協能源中心能源政策規劃經理烏爾納迪(Zulfikar Yurnaidi)指出,東南亞對化石燃料的「嚴重依賴」,推升其面對能源價格震盪與供應限制的風險,他坦言,「我們的財政能力與歐洲不同,沒辦法出高價取得天然氣供應。」

東協能源中心估計,如果東南亞各國未擴大或增加現有生產基礎設施,該地區將在2025年、2039年前,分別成為天然氣、煤炭的淨進口國。這將推升化石燃料價格,進一步造成消費者負擔。

烏爾納迪強調,為了避免上述情況,東南亞必須多樣化能源來源。事實上,多數國家也宣布了再生能源目標,並制定低碳能源轉型計畫。整體而言,東南亞的政策與趨勢,展現了各國力求轉型至潔淨能源。

馬來西亞:太陽能潛力大 將興建東南亞規模最大光電廠

馬國政府認為,太陽能是該國再生能源發展中最具潛力領域。(圖片來源: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 TNB)

馬來西亞今年7月推出「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計劃擴大再生能源容量,降低對天然氣進口的日益依賴。

根據經濟部,此路線圖確認了10大旗艦項目,包括建造1GW的太陽能光電廠,規模將是東南亞之最。當局表示,自2011年以來,太陽能仍是馬來西亞再生能源發展中最具潛力的領域,裝置容量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48%。

其它發展計畫包括1座再生能源整合區、5座集中式大型太陽能電廠,以及3座綠氫生產工廠。這些項目將發揮馬來西亞估計290GW的再生能源潛力,打造更彈性、低碳的電力系統。

越南:減少對煤炭依賴 估再生能源2030年至少占3成

越南今年5月公布了「第8版國家電力發展計畫」(PDP8),承諾提升風力與天然氣能源,同時減少對煤炭的依賴。政府預計,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在2030年前,將至少占全國能源需求的31%。

依照該計畫,越南所有燃煤電廠必須在2050年前,轉換至替代燃料或停止營運。儘管煤炭短期內仍將是重要的能源來源,預計到2030年將占總能源結構的20%,但與2020年的近31%相比有所減少。

新加坡:向東南亞國家多方進口再生能源

新加坡國土面積限制再生能源選擇,屋頂太陽能與多方進口綠能將是重要措施。(圖片來源:新加坡「綠色計畫」網站)

新加坡2023年「綠色計畫」(Green Plan 2023)同樣強調了再生能源的使用,並計劃在2030年前,使太陽能容量增加至少2GW,預計將滿足約3%電力需求。

根據永續發展與環境部,新加坡約95%電力來自天然氣。儘管國土面積限制了再生能源選擇,該國仍計劃實施屋頂太陽能措施,並從其它東南亞國家進口電力、氫能等,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新加坡吉寶電子(Keppel Electric)去(2022)年與寮國簽署了一份兩年的協議,透過泰國和馬來西亞進口100MW的水力發電。此協議是新加坡首次的再生能源進口,以及涵蓋東協4個成員國首次的多邊跨境電力貿易。

菲律賓:取消外資占比限制 離岸風電發展可期

惠譽解決方案(BMI Fitch Solutions)能源分析師杜大衛(David Thoo)指出,東南亞市場也正計劃吸引專業的外國企業,協助他們開發再生能源。他並補充,「這裡的再生能源發展程度,比中國和西方市場低很多。」

去年11月,菲律賓取消了對特定再生能源資源的外資所有權限制,允許外資完全持有包括太陽能、風力、水力或海洋能源的項目。過去外資在能源項目的所有權不得超過40%。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一份報告,外資所有權對於促進菲律賓的風力項目相當重要,當地可望在2040年前安裝21GW的離岸風力,相當於該國1/5電力供應。

報告指出,菲律賓非常依賴化石燃料進口,使其容易面臨供應限制及價格上漲風險。但外企可帶入專業知識與經驗,特別是協助將再生能源項目從開發前期,推進至後期階段。

印尼:鬆綁綠能外資限制 2025年首座太陽能板工廠將上路

印尼也鬆綁了對外資所有權的部分限制,藉此帶動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該國現在允許外資100%持有輸電、配電及容量超過1MW的發電項目。

同時將取消太陽能項目使用大部分國產原料的要求,直至2025年,屆時印尼首座太陽能板工廠預計將開始生產。

烏爾納迪表示,「我們對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外資流入感到樂觀,可望為東南亞地區帶來更多的再生能源項目。」

相關主題
東協電網難抵偏鄉 「分散式再生能源」系統有商機
東協強化再生能源合作 可望創造千億美元收入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