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呼應美國政府應對氣候變遷的計畫,美國海軍預計在2030年前將電力使用轉向100%無碳能源,其中至少50%將來自當地的發電廠,也包括海軍基地自行生產電力的可能性。
美國海軍近日更新其氣候戰略,要求針對分散式發電和以及安全微電網進行更多投資,並且計劃向公用事業規模的電力供應商購買綠電。其中,由於海軍在近岸的電力需求至關重要,透過微電網技術便可避免電網不穩定或電力中斷等問題,如此一來便能控制電力,且在電網不穩定期間依舊能完成任務。
這項計畫是美國海軍致力於擺脫化石燃料的其中一步,該單位也預計讓輕型車輛在2027年前全面棄用化石燃料、採用電力運作,而全部的車輛都將在2035年前完成轉型。透過改採綠電,海軍便不需要再受到油價問題的拘束。
其中一個可作為典範的海軍基地是喬治亞州(Georgia)奧爾巴尼海軍陸戰隊的後勤基地(Marine Corps Logistics Base Albany),該基地採用垃圾掩埋場的沼氣、附近工業設施的多餘蒸氣、太陽能電力以及地熱電力,並配有移動式的太陽能充電站作為備用,成為首座發電量高於消耗量的海軍基地。
海軍也計劃讓戰術車輛改採混合式電力系統或電動系統,以減少後勤單位向作戰部隊運送燃料的頻率,該單位指出,這麼做的重點仍是作戰效能,包括減少燃料需求、提高彈性和生存能力等。
至於水面戰艦、輔助設備和飛機等設備仍將繼續使用石油,上述設備由於功能特殊、所需的能源量較大、使用壽命較長,因此被廣泛是為是最難脫碳的設備,海軍指出,不會立即為其更換能源,而是採取漸進式策略來減少能源需求,並且提高設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