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簡稱BNEF)於一月發布了首份碳抵換的長期展望報告,該報告將每年發布一次,追蹤全球碳抵換市場趨勢並更新預測。
BNEF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全球無法付出足夠努力來提升碳抵換的交易質量,交易價格可能會微幅上漲,至2050年恐會揚升至每公噸47美元。目前全球尚待解決的問題包括重複計算、無法實際減少碳排或不具備預防效益的計劃。此外,項目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風險也在增加。
根據現況,碳抵換的需求主要以企業為大宗,而非國家,尤其是重工業和航空業等高排放且難以減排的行業,BNEF預測到2030年,供應量將是需求量的四倍,致使其他企業不願投資碳抵換。
然而隨著各企業相繼投入淨零排放的行列,若市場仍局限於以碳移除為主的抵換策略(如碳捕捉、封存及直接空氣捕獲),供應量將追不上急速攀升的需求量,這將導致碳抵換短期價格上漲,且未來數十年維持高檔。在減排和封存方面價值更高的碳權將面臨更高成本,到2029年價格可能達到每噸224美元,然後在2050年下跌至每噸120美元。
BNEF認為直接空氣捕獲等技術有望更加成熟並且被廣泛採用,但即便如此供應量也不足以滿足90%以上的需求。
BNEF根據格拉斯哥COP26會議中拍板的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在報告中提出一個「混合」的情況,即市場在未來幾年轉變為僅允許企業進行碳移除為主的抵換策略,並隨著時間推移轉變為以國家為主的市場,價格將在2030年達到每公噸48美元,並在2030年大幅揚升至每公噸217美元,接著在2050年逐漸降至99美元。
BNEF示警,不論何種情況,各國和企業都應準備好面對「初期問題」(teething problems),並根據氣候科學以減排為優先順序,而非碳抵換。
在BNEF發布報告前幾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了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釋出的新數據,該報告指出,以自然基礎為主的碳抵換(如植樹和溼地復育)價格在2021年六月至2022年一月之間上漲逾三倍,目前的平均價格約來到14.40美元。
在碳市場監管方面,英格蘭銀行前總裁卡尼(Mark Carney)發起成立「擴大自願性碳市場任務小組」(The Taskforce on Scaling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透過此計畫提倡評估現有的自願性碳交易市場並試圖將其擴大,卡尼也在2021年倡議成立「格拉斯哥淨零排放金融聯盟」(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全球共450多家總資產高達130兆美元的金融機構簽署響應淨零轉型。另外還有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倡議(VCMI),該倡議目前旨在為尋求方向的企業提供指導棋,而非進行市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