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將於今年五月舉行國會改選,由於澳洲企業判斷工黨(Australian Labor Party)當選將強制實施減排,因此已提前開始鎖定碳權供應,致使澳洲碳權的遠期價格寫下歷史新高。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於2021年宣布,澳洲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然而在聯合執政的澳洲國家黨(National Party of Australia)施加壓力下,莫里森放棄了收緊減碳保障機制,從而允許企業自由安排減排時程與減排工具。
儘管政府沒有祭出強制手段,許多澳洲企業仍設定了強而有力的減排目標,因此過去一年碳信用額度(ACCU)的需求大幅攀升。
隨著五月的國會大選逐步逼近,碳市場監管框架恐會面臨轉變。根據民調,工黨有望在本次大選中勝出,由於工黨提議強制減排,澳洲企業開始加碼購買2024年起交付的碳信用額度,遠期合約的價格因此創下歷史新高。
2024年交付的ACCU在過去幾天上漲近20%,價格來到每公噸60澳幣。ACCU的價格在2021年隨著需求高漲攀升了180%,且分析師認為未來仍有上行空間。
澳洲工黨提議逐步降低減碳保障機制下的碳排上限,該黨曾矢言將致力於在2030年前減少45%的排放,並以此目標作為基礎,計畫針對能源密集或貿易暴露型(EITE)的各產業進行談判,甚至將視情況就個別工廠進行談判。
工黨的這項政策預計將會提升企業對碳抵換的需求,該政黨有望提出ACCU以外的其他工具。如果企業減排成果優於目標,將會獲得額外碳權,得以出售給其他未達標的企業。然而此政策遭澳洲現任能源部長泰勒(Angus Taylor)批評為「隱形碳稅」。
不過即使工黨未獲得過半席次,隨著當今投資人對於碳排的關注提升,加上政府加碼購買抵換單位,ACCU的價格預計將會持續上漲。
石油大廠雪弗龍(Chevron)由於在Gorgon天然氣田的碳捕捉和封存進度不佳,於2021年十一月宣布將購買523萬單位的碳抵換額度,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預估將耗資近一億澳幣,雪佛龍雖沒有具體說明將自何處購買抵換額度,但在其環境績效報告中表示將包括ACCU。
提倡強化氣候行動的倡議者指出,碳交易有其爭議,企業的首要任務應是減少碳排而非抵消排放,許多抵消計畫恐需花上數年才能真正抵消污染。
分析師估計,2050年全球碳市場規模可望達到5,500億美元,但前提是抵換項目必須維持高品質。
彭博新能源財經部(BNEF)的永續能源首席分析師哈里森(Kyle Harrison)指出「供應商、碳權購買人、貿易商和投資者需要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否則碳抵消市場恐在起步階段就面臨崩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