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澳洲政府本月4日宣布碳權新規後,澳洲碳信用額度(Australian Carbon Credit Units,簡稱ACCU)價格在短時間內一落千丈,市場分析師認為,ACCU價格低迷的情形恐將持續數年之久。
澳洲能源及碳減排部長泰勒(Angus Taylor)於四日宣布,將允許已跟政府簽約的碳交易商退出合約,將碳權販售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至公開市場。澳洲政府此舉促使澳洲碳價大幅下跌。
澳洲碳權價格在一月觸及每單位(每公噸二氧化碳)57.5澳幣的高點,然而泰勒宣布該消息後,ACCU價格一口氣跳水24%,自46.75澳幣跌至35.4澳幣,24日交易價則落在31澳幣。
碳市場分析機構Reputex於周四發布報告指出,這項新規預計會讓自願性市場在第二季新增七百萬單位的碳權,至2033年可能新增1.12億單位。
Reputex的執行長葛洛斯曼(Hugh Grossman)認為,這表示市場必須克服「山海般的供應量」,他進一步表示,「根據企業和投資人的需求規模以及時程表,市場恐怕需要費時二至三年來消化過剩的供應量,價格才能隨之恢復」
葛洛斯曼認為更嚴重的問題是,市場低價及供應過剩將會導致許多進行中的計畫停擺。在邊際土地(即品質、區位不良,以致於在耕作無法達到預期報酬之土地)或工業中努力脫碳的項目,「是我們真正希望市場發展的方向」,然而上述計畫若要持續執行,碳權價格必須達到40至50美元。
不過,泰勒宣布的新規並非全然壞事,在澳洲的減排基金(Emission Reduction Fund)之下和政府持有早期合約的碳權交易商反而能藉此機會獲利。
澳洲政府原先簽訂的平均固定交割價格為每單位12澳幣,和政府簽約的企業若退出合約,則必須支付每單位12澳幣的違約金,但只要市場價格高於此金額他們就可獲利。澳洲最大的碳項目開發商GreenCollar便是其中一大受益者。
GreenCollar的執行總裁舒爾茲(James Schultz)便指出,泰勒宣布的新規使碳權的底價翻了一倍,對於從事碳耕作的農民而言將是一大福音,他們至少能獲得70%的碳權銷售收入,而剩餘利潤則會流向GreenCo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