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生能源研究公司Enerdatics公布報告指出,2021年亞洲的綠電設施交易量成長逾三倍,總交易金額達到136億美元,交易筆數來到75筆,較2020年飆升53%,而上述強勁成長主要由太陽能產業的大型併購案推動。
Enerdatics的報告顯示,2021年亞洲的再生能源併購案由太陽能居於領導地位,占總交易量的66%和總交易金額的78%。
根據Enerdatics的數據,由於住宅電力需求增加,加上安裝成本下降、土地供應受限,促使小型社區地面太陽能板和屋頂太陽能板的裝設量出現成長,2021年規模50MW以下的交易筆數較前一年激增約50%。
Enerdatics指出,印度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推出的法案也推動了亞洲太陽能版圖的擴張,印度政府曾立下壯志要在2030年前建置280GW的太陽能電力,為達此目標,該國政府已推出規模達6億美元的激勵計畫,盼能鼓勵太陽能裝置建造,並且使用資本補貼、稅收減免和購電協議擔保等方式以提升小型太陽能裝置的裝設量。
亞洲還迎來另一項重大發展,台灣、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國家為了發展大型離岸風電項目,積極向外拓展戰略關係,包括平挪(Equinor)、道達爾(TotalEnergies)等石油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夥伴(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麥格理(Macquarie)等私募股權公司,以及蘇格蘭南方能源公司(SSE)、伊比德羅拉(Iberdrola)和捷熱能源(JERA)等經驗豐富的能源公司,都紛紛成立合資企業,以在東亞地區立足。
各國政府的雄心也推動了東亞國家離岸風電的發展,日本規劃在2030年前部署10GW的離岸風電,並且在2040年提高到30至45GW(包括浮動式裝置);台灣則計劃在2026年至2031年間每年增加1.5GW的離岸風電,到2035年再增加15GW。
Enerdatics的報告指出,水面型太陽能是亞洲下一項前景可期的技術,由於許多亞洲國家土地資源有限,但又必須尋求可負擔的潔淨能源,水面型太陽能裝置因此逐漸興起,該技術在印度、新加坡、印尼等國獲得越來越高的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