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碳市场逐渐受到政府、企业与投资人的关注。 此波热潮也逐渐延烧到东南亚,例如在 2022 年,泰国和马来西亚相继在国内成立了自愿性碳信用交易平台和交易所。 不同于强制性的碳配额,自愿性的碳权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对于许多跨国企业而言,购买碳权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步骤。 然而,随着各个国家及企业纷纷宣告碳中和承诺,碳权价格节节攀升;政府与企业如何在这个新兴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
泰国和马来西亚争相建立碳交易系统
东南亚自愿性碳市场正值快速成长的阶段,除了作为领头羊的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 也纷纷建立相关制度。 新加坡为在东南亚率先发展自愿性碳市场的国家,许多外国企业进驻为该国增添巨大的优势,使企业可以从新加坡买到全球的碳权,用于抵销各地的工厂排放,进而帮助新加坡走向打造碳交易中心的野心。 不同于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则是因国内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排放抵销需求。 以马来西亚而言,该国兴盛的工业及石化业产生大量碳排放,因而推动碳权购买的需求。 同时,这两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推行再生能源及造林等项目,使其具有碳权供给优势。
泰国新成立的官方碳交易平台 FTIX,从今年一月中旬起开始提供碳权、再生能源及再生能源凭证交易服务。 该平台作为泰国出口商的碳权购买管道,旨在帮助他们遵守进口国的排放标准。 根据政府预估,将有 12,000 家公司最终会注册此平台并交易碳权。 而马来西亚所成立的自愿性碳信用交易所(Bursa Carbon Exchange,BCX)的进程又更快了一些,其已于 2023 年 3 月 16 完成全国首轮碳信用拍卖。 该次拍卖以电子形式进行,并交易了共 15 万个经注册的 VERRA 碳权。 首次拍卖的产品主要有两项,分别是全球以技术为本的碳合约(Global Technology-Based Carbon Contract,GTC)[1] 与全球以自然为本的碳合约(Global Nature-Based Plus Carbon Contract,GNC+)[2]; 前者以每份合约 18.5 令吉(约为 4.1 美元)的价格成交,后者则以每份合约 68 令吉(约为 15.1 美元)成交。 尽管拍卖价格不甚理想,但仍可视之为马来西亚自愿性碳权市场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自愿性碳权为东南亚带来机会
全球自愿性碳权市场的市值已超过 20 亿美元,交易量更接近 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以现况而言,东南亚国家持有约 5,500 万吨的未退役碳权,相当于全球的 10%。 看似不多,其实背后还有无穷的潜力。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森林覆盖率分别达 55% 及 53%,越南则以 47% 位居第三。 如此高的森林覆盖率,意味着未来尚有庞大的碳权发展空间,举凡森林管理、造林、REDD+[3] 皆能成为碳权获取渠道。 森林相关活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权供给来源(见下图1),其以自然为本的特性深受市场喜爱,因其相较于能源与炉灶,更能避免漂绿的嫌疑,交易价格也较其他项目来得高昂,前述马来西亚的拍卖价格即证明了其价值性。
图一、全球自愿性碳权总发行量与项目来源比重[4]
除了碳权本身的发展可期,建立交易所也能增加国家碳市场潜力。 碳权的交易与有价证券相似,搓合机制有助于买卖双方成功交易,并进行监管结算与交割。 同时,碳交易所也可以制定商品合约并将其统一化,使各式商品的交易都更有保障性。 可以想象,东南亚国家竞相成立交易所,不仅是希望能够吸引全球的投资者以赚取上市费与佣金等收入,更期望能在当地建构出一个庞大的交易市场,使自身成为亚太区域或甚至全球的碳权中心。
企业搭上政府布局的顺风车
东南亚政府的积极布局无非是为了在新一轮的全球角力中脱颖而出; 对企业而言,这或许也是弯道超车的一大机会。 当碳权没有地域性限制,全球的市场就可以相互串接,例如在印尼开发的碳权,可以在马来西亚自愿性碳权交易所上市,最后由美国的企业买下并退役,作为排放抵换。 除了抵销排放以外,碳权还有其他广泛的用途。 因各国有各自的交易所及价格,对投资人而言就存在着操作空间,无论是用于降低抵换成本或是转售,在碳权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之下都能成为企业的转机。
[1] 例如中国的沼气回收发电项目。
[2] 例如柬埔寨的”减少森林砍伐和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REDD+)」项目
[3] REDD为”减少滥伐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之简称。
[4] 数据来源 :Climate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