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全球供應鏈面臨多重衝擊的當下,企業組織應對氣候風險的態度已發生根本性轉變:於2025年8月最新出版的「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之《SBTI趨勢追蹤2025(SBTI Trend Tracker 2025)》趨勢報告中揭示了一場正在全球範圍內加速的綠色轉型。
(圖片來源:Unsplash)
(做出 SBTi 承諾或目標的企業組織/圖片來源:SBTi Trend Tracker)
報告顯示,全球已有近 11,000 家公司設定或承諾SBTi,自2023 年底以來,已驗證的淨零目標數量更激增了兩倍。這不再只是永續報告中的一項數據,而是企業組織將氣候行動視為核心策略的關鍵體現。
【趨勢1】淨零目標三倍速成長:將氣候雄心轉化為市場領導力
我們可以觀察到,氣候目標設定已從過去被動回應法規或社會大眾壓力的「合規」思維,演變為企業組織主動創造價值、提升競爭力的「策略」思維。氣候行動不再是企業組織的成本負擔,而是驅動創新、吸引人才、強化品牌聲譽和確保長期成長的關鍵動能。
- 淨零目標的普及化:報告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中,已有 38% 的公司設定淨零目標,遠高於 2023 年的 17%。這項驚人的成長表明,企業組織對氣候雄心的追求已不僅止於短期目標,更將眼光放至長遠的淨零未來。
(已設定 SBTi 目標的企業組織/圖片來源:SBTi Trend Tracker)
- 市場資本的風向球:SBTi目標如今已涵蓋全球超過 40% 的市值和四分之一的全球營收。這股「關鍵規模」的形成,正向金融市場發出清晰訊號:氣候表現將直接影響企業組織的融資成本與投資吸引力。對於投資人而言,SBTi 承諾已成為評估企業組織風險管理與未來潛力的重要指標。
【趨勢2】從全球製造中心到氣候行動領航者:揭密亞洲的綠色轉型動能
報告指出,亞洲正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強大成長引擎。在 2023 年底至 2025 年第二季末之間,亞洲地區設定 SBTi 目標的公司數量成長了134%,位居全球之冠 。
(2023 年底至 2025 年第二季末期間 SBTi 目標累積成長率(按地區劃分)/圖片來源:SBTi Trend Tracker)
- 「亞洲四小龍」與中國的積極動能:報告中特別點名,中國是SBTi目標成長最快的國家,而台灣、日本、泰國、香港和韓國也緊追在後 。這些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營運所產生的「範疇三」排放量不容小覷。
(2023 年底至 2025 年第二季末期間,按地區劃分的 SBTi 目標累積成長率(%)/圖片來源:SBTi Trend Tracker)
- 供應鏈活化:亞洲企業組織不再僅專注於自身減碳,更積極鼓勵上游供應商與合作夥伴跟進,形成一股強大的「放大器效應」(amplifier of climate ambition)。這對於跨國品牌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從源頭管理供應鏈碳足跡,實現整體的淨零承諾。
【趨勢3】從「高碳」包袱到「淨零」優勢:工業領軍轉型並創造新價值
過去被視為高排放、難以減碳的工業界,正展現出驚人的轉型動能。我們可以觀察到,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和材料等產業,如今已成為SBTi目標採用最快的產業。
- 產業領頭羊:工業界在設定 SBTi 目標的企業總數上領先所有其他產業,佔全球總數約三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的工業界目標是在 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所設定,表明其轉型速度正在顯著加快。
(2025 年第二季末已設定 SBTi 目標(按行業、按首次設定目標的年份)/圖片來源:SBTi Trend)
- 從減碳到創新:這些產業的轉變,證明了氣候雄心不僅是成本,更是推動技術創新、流程優化與商業模式再造的契機。透過將氣候目標納入核心營運,這些企業組織正積極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與利害關係人期望。
面對加速中的永續轉型浪潮,企業組織3個關鍵應對
- 策略性佈局,不僅是永續報告:氣候行動必須從永續部門獨立專案,升級為董事會層級的策略議程。企業組織應審視其營運模式,將氣候風險與機遇納入長期發展規劃,並設置跨部門的專案小組,確保財務、營運、採購等各部門同步推動。
- 活化供應鏈,從夥伴關係開始:供應鏈是實現淨零的關鍵戰場。企業組織應建立供應商碳排放數據盤查與管理機制,並透過教育訓練、技術支援,甚至提供財務誘因,鼓勵供應鏈夥伴設定並達成SBTi目標。這種從「管控(Control)」到「賦能(Empower)」的轉變,能有效提升整體供應鏈的韌性與競爭力。
- 擁抱創新,將氣候目標轉化為成長動能:高排放產業的轉型示範了氣候行動與商業成長並非二選一。企業組織應積極投入研發,探索低碳技術與材料的應用,並將其成果應用於產品設計與服務創新,從而開拓新市場,並在綠色經濟中取得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SBTi的趨勢報告更描繪了一幅清晰的藍圖:雖然全球不確定性大增,永續發展降速前行,但全球綠色轉型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對於企業組織而言,現在是從被動回應轉為主動領跑的關鍵時刻。這場轉變不僅是為了應對氣候危機,更是為了在未來更具挑戰與機遇的商業環境中,站穩腳步,並取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本文轉載自《CSRone》,原文連結在此。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RECCESSARY》的立場)
《RECCESSARY》長期徵稿,針對新能源、減碳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reccessary@gmail.com,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