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

采碳配额分配方式 (非总量管制),按照供电或供热的基准值进行分配,实际供电和供热值须到最后才会得知,因此会先按照前一年供的电(热量)的70%进行预发放,最后再根据实际排放量对配额进行最终核定,多退少补。

运作机制

采碳配额分配方式 (非总量管制),按照供电或供热的基准值进行分配,实际供电和供热值须到最后才会得知,因此会先按照前一年供的电(热量)的70%进行预发放,最后再根据实际排放量对配额进行最终核定,多退少补。碳市场最核心的制度是数据核查(对全年每批次的煤、油数量进行抽查,热值、氧化率等也要进行核查),数据质量是配额分配、企业年度履约以及企业制定减排目标的基础,是实施碳交易的保障。

除了全国碳交易机制以外,中国亦有规划八个试点区,包含北京、上海、天津、 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及福建,目前试点地区核查的服务由政府委托相关技术机构负责。碳配额清缴则是指纳管企业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将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提交到注册登记系统。

时程

中国全国碳交易机制于2021年7月16日启动。

区域试点则从2011经过批准后即陆续开始实施。

参与对象

2,225 家电力企业,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约占中国总碳排放的40%,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40亿吨/年。

交易内容/交易地点

碳排放配额(CEA)交易透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以碳排配额现货交易为主,碳债券、碳期权、碳质押等衍生性产品仍属于地区试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阶段。

交易地点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统一市场),承担交易系统帐户开立和营运维护等。(地区试点有各自的交易所,例如:深圳交易所)

碳价

截至2022年2月23日的收盘价为人民币56.49元,而全国碳交易机制启动当天的价格则为人民币52.3元,价格起伏较为平缓,主因为市场交易尚未热络。

趋势发展

  1. 提高碳价、活络交易:目前中国碳价过低且交易不够热络,巴黎协定建议2020年应有的碳价水平为40-80美金,然而中国目前碳价平均为美金8元,远低于标准,因此对于低碳转型也不利,提高碳价将会是必须实施的手段。
  2. 纳入更多产业:首批参与企业仅限电力企业,未来五年内将扩大涵盖产业,包含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航空,涵盖产业范围扩大同时有助于活络交易。

资料来源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2. 碳价-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欧盟碳交易
韩国碳交易
Back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