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斥资6,000万美元成立了一座企业实验室,以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包括碳捕集、生质能转化和氢能生产等解决方案,帮助该国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新加坡推动碳密集产业转型 盼实验室提供关键对策
据《海峡时报》,这座实验室于4月26日成立,由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及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共同推动。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在启用仪式上表示,能源、化学等碳密集产业的转型将是该国首要之务。他提到,裕廊岛在这些领域拥有100多间领先企业,政府计划2050年前将可持续商品的产量增加三倍,届时每年可减排逾600万吨。
王瑞杰补充,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可能是实现新加坡化学和工业中心绿色目标的关键途径。
探索碳捕集与封存解方 消除扩大使用面临成本阻碍
这座实验室将在多个领域开发解决方案,例如探索使用新技术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与海水淡化浓盐水和焚化飞灰等工业副产品结合,生产建筑材料。
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利沙克(Grzegorz Lisak)指出,成本仍是扩大碳捕集技术使用的主要障碍,也是这项研究计划希望解决的问题。
目前,废弃物转制能源发电厂排放的CO2浓度通常较低,使该气体的捕捉困难且昂贵。
再来是永久储存CO2的问题。根据利沙克,其中一项方法是将CO2注入混凝土,这是长期封存的一种选项,可应用于建筑工程。
(图片来源: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生质能转换新技术 扩大应用在飞航等多领域
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的教授Xu Rong表示,该研究计划也将探索生质能转换技术,例如把棕榈油废弃物和甘蔗渣转化为更绿色、具成本效益的燃料,用在飞航、海事及化学领域。
她指出,可持续飞航燃料目前由动物脂肪和蔬菜油制成,其阻碍之一在于数量有限,因此价格仍居高不下。
开发氢能生产新方法 料比传统做法更具经济效益
另一主要研究领域是开发可将甲烷转化为低碳氢的技术,这是要在极度高温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要进行此反应,反应炉须安全且耐热。这可降低传统制氢的成本和碳足迹。
這座企業實驗室將匯集來自A*Star、埃克森美孚和南洋理工大學50多名研究員、研究生、大學生和工程師,並由新加坡國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依「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2025 plan)進行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