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加坡净零居东盟之冠 绿色金融优势可望促成跨境电网

EN

根据新加坡永续能源协会(Sustainable Energy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SEAS)访问150名企业领袖的调查,新加坡的净零实践领先东盟(ASEAN)各国,越南与泰国紧追在后。 调查同时反映,东盟能源转型面临的阻碍与驱动力,包括政府政策与绿色融资渠道。

尽管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新加坡致力成为洁净能源枢纽的雄心受限于土地匮乏,但92%受访者认为新加坡将在绿色金融、碳交易及电动移动发挥重要影响力,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领袖。

这份报告于12日公布,新加坡永续能源协会亦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滨海湾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第十届「亚洲洁净能源峰会」(Asia Clean Energy Summit, ACES)。

SEAS主席Edwin Khew表示,作为全球航运、大宗商品及能源枢纽,以及金融与贸易的中心,新加坡具催化剂的作用,透过研发驱动东南亚能源转型,并促进投资与跨境合作。 除了其它跨境措施外,政府也制定了渐进计划与政策,发展再生能源产业。 」

面对未来十年,27%受访者看好再生能源生产将取得最大进展,对照之下,仅不到10%受访者认为政策治理将有大幅进展。

东盟能源转型须克服政策、基建等阻碍

至于东盟加速能源转型可能面临的三大阻碍,受访者认为是政策或补助分配不彰(64%)、跨境政策实施困难(63%),以及缺乏再生能源生产、储存、传输与充电的基础设施(54%)。

相反的,受访者认为最能推动东盟能源转型的因素,是以新的治理框架与标准来管理能源的碳强度,包括碳税及绿能奖励措施(84%),再来是支撑转型的绿色融资渠道,包括来自西方国家的资助,有助于在未来十年发挥关键作用(63%)。

ACES主要赞助方贝克博茨律师事务所(Baker Botts)合伙人哈里森(Michael Harrison)指出,新加坡及其他东南亚政府应在促进跨境能源传输方面达成共识,「在无法立即达成多边协议情况下,出口地区需要就高压直流电(HVDC)基础达成共识,连接发电区与电力需求区域。 为了推动东盟电网发展,各国政府需要达成跨境协议,确定并保障能源安全,这将使政府获得商业银行资金以发展HVDC。 」

要使东盟电网成真,受访者认为最需要的是更大规模跨境合作,并以跨境财团率先领头(72%),其它解决方式包括双边国家协议(71%)及一项东盟范围内的条约(70%)。

绿能进口将平衡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此外,尽管新加坡碳税急遽攀升,业界领袖普遍同意2024年将调整的每吨25美元很合理,但仍应定期检视并调整。

受访者认为,绿色能源进口是平衡新加坡的能源安全、可负担性与永续发展的最佳选项(45%),其次是浮动式、屋顶或空地太阳能(32%),再来是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储存(CCUS)自天然气生产氢能(18% )。

相关主题
深化可再生能源发展 胜科工业五年再砸105亿
新加坡拚4GW绿电进口 拟在印尼建超大储能系统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