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印度尼西亚化棕榈油为生质甲烷 估2025年商业化生产

EN

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子公司PGN与三间日本企业正计划从棕榈油废液(Palm Oil Mill Effluent, POME)提炼出生质甲烷(biomethane ),以满足当地日益增加的天然气需求,同时减少甲烷排放,减缓地球暖化。

由PGN、日挥控股株式会社(JGC Holdings Corporation)、大阪瓦斯公司(Osaka Gas)和国际石油开发帝石(Inpex Corporation)组成的国际财团,目前正在研究2025年透过PGN的天然气分配网络,在印度尼西亚将此类商品商业化的可行性。

这些原物料将来自南苏门答腊省(South Sumatra)的棕榈油农园。

该项目旨在回收从棕榈油废液排放到大气的甲烷,并从中提炼生质甲烷,再透过天然气管线及其它现有设施供应消费者。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未经处理的棕榈油废液释放的甲烷,对地球暖化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

PGN策略和企业发展主管Harry Budi Sidharta表示,预期此项目所产生的生质甲烷,不仅将符合工业气体和消费需求,也展现了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致力于促进再生能源发展。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出口国,根据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协会(Gapki)数据,该国在2022年生产了4,672万吨的棕榈原油。

该协会在今年初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印度尼西亚使用了棕榈油产量中的大约884万吨来制造生质柴油(biodiesel),用于国内道路运输的燃料。

自印度尼西亚政府二月将生质柴油与柴油混合比例从30%提升至35%后,预计今年用来制造生质柴油的棕榈油用量将跟着增加。

相关主题
印度尼西亚绿电开发潜力地图受瞩 年发电量可达2万TWh
印尼国营石油公司打造可持续能源中心 推动绿能转型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凭证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