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署长:欧洲恐再陷天然气短缺危机 需开发更多再生能源

EN

国际能源署(IEA)负责人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警告,欧洲今年冬天可能会面临能源短缺危机,因为进入市场的液化天然气(LNG)相对较少,而中国今年的消耗量将回升。

比罗尔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欧洲各国政府在过去一年采取了许多正确的应对措施以确保能源供应,例如建造更多的液化天然气终端处理站以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管道输送。但去年可以安然度过,也有赖运气加持,暖冬抑制了需求,而中国经济疲软也导致对天然气的消耗呈现40年来首次下降。

然而,今年冬天的情势就不容乐观。比罗尔提及,尽管今年预计新增23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其中的80%可能都会被中国吞下,因为北京放宽防疫措施后中国经济已出现小幅增长。更遑论欧洲目前虽有足够的液态天然气进口终端,却没有足够的天然气供应量,这预示了下一个冬天能源价格很可能再次飙涨。

负责监管天然气和电力市场的德国网络机构负责人克劳斯·穆勒(Klaus Mueller)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德国现在必须在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情况下填充储存设施,并且要避免让储存水平低于目前的71.52%,否则将造成庞大的管理成本。

比罗尔近一步表示,即使重新开发新的气田,也需耗费数年时间才能上线。因此,家庭和企业需继续努力减少天然气的使用,同时,也须加速扩大再生能源装置容量。

据国际能源署评估,未来三年电力需求加速成长,98%新增的电力需求将由再生能源提供。《Carbon Brief》也报导,再生能源和核能将是因应这波电力需求和能源危机的主力。

再生能源之外,比罗尔还警告那些决定逐步淘汰核能的国家,在缺能源的危急时刻,应重新考虑现在是否是废核的良机。他也表示,德国最后一座核电站临时延期退场,是正确的决定。毕竟,“我们需要所有的能源协助度过下一个冬天。”

 

 

 

 

 

 

 

 

Back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