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的议员利泽(Peter Liese)于上周五(11日)表示,欧洲议会、欧盟理事会、欧盟执委会经过三回合的三方对话后,已针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的价格控管机制达成共识,三个单位同意强化碳交易的相关规范,以建立有效机制来防止价格过度上涨。
根据EU ETS现行的第29a条规范,为防范碳权价格过度飙涨,当价格攀升至过去两年平均价格的3倍以上、且这样的上涨趋势持续逾六个月时,倘若各会员国认定这样的价格不符市场基本面,欧盟便可以向市场释放额外的碳权,以压低价格,然而欧盟碳价至今仍未超过上述门坎,且即便达到门坎,是否出手干预的决定权仍是在欧盟执委会手上,因此该机制至今从未被使用过。
今年上半年,欧盟碳权价格飞涨,使外界担忧EU ETS辖内的产业会将高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因此积极要求欧盟针对碳权价格祭出更严格的控管机制。
根据欧盟三方对话取得的共识,未来价格控管机制的门坎将会自3倍下调至2.4倍,当价格达到门坎时,也不再是由欧盟执委会决定是否出手释放碳权,而是由EU ETS市场自动释放出7,500万的碳排放配额,透过此种干预机制,让碳权价格得以维持稳定,给予各产业以及消费者更好的保护,方能更好地度过能源转型期。
利泽补充表示,部分欧盟成员国已善用碳权收入,履行他们在国际上提供气候融资的责任,然而其他成员国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因此欧盟三方对话也针对气候变迁的资金运用达成了共识,欧盟现在已透过法律明文规定,成员国必须回报他们在气候变迁相关的承诺,诸如扩大气候变迁相关计划的融资规模,以确保已开发国家能够尽快将每年的气候变迁资金拉高至1,000亿欧元。
此外,利泽也透露,考虑到碳捕集以及直接空气捕获所形成的负碳可以帮助欧盟实现气候目标,因此欧盟已同意将上述技术纳入EU ETS里面,不过要如何运用仍是一大难题,欧盟执委会仍须对此进行更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