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2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底前将可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增加2倍,是今(2023)年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的成就之一,预料将加快全球能源转型,对亚洲各国来说也是全新压力,必须持续增加绿能同时降低燃煤发电。
近120个国家承诺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增加2倍,但中国及印度并未加入。图为COP28主席贾柏(Sultan Al Jaber)。 (图片来源:UNclimatechange)(图片来源:UNclimatechange)
国际再生能源总署(IRENA)预估,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得来到1万1,000GW,也就是在7年内增加7,800GW,才能达成上述的目标,且预料大部分将来自光伏与风电,其中光伏装置容量得增加4,000GW,比2022年多4倍,风力发电则得增加3倍约2,600GW。
欧洲环境与能源智库Ember统计,全球57个国家(包含欧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机会在2030年底前翻倍成长,而且还有很大的空间快速发展。Ember乐观认为「目标就眼前」,因为如果要实现COP28的目标,每年得以17%的速度成长,而那正是过去7年以来的成果。
尽管中国及印度两个碳排大国没有加入承诺,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希望在2030年增加1倍,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则希望能提升至少2倍。
若加速绿能基础建设 东南亚有望提前实现2030目标
Ember分析师狄妮塔(Dinita Setyawati)接受《日经亚洲》访问时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东南亚国家有机会提前实现2030年的目标,因为目前发电量相对较低,许多潜力有待开发,「大家应该注意其他可再生能源,例如水力、地热,在当地也相当重要。」
IRENA分析认为,这些开发中国家应加快建置相关基础建设,包括各国内部电网提升,以配合再生能源产能增加,让电力输配送更具弹性,同时增加开发融资并将公共资本从石化燃料移转到可再生能源,「全球金融架构也应该改革,以利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发展可再生能源」。
菲律宾吕宋岛北部一处风电厂。 (图片来源:Wayne S. Grazio)
要实现目标仍有挑战,国际能源总署(IEA)预估,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必须翻倍,也就是在2030年底前每年必须超过1.2兆美元(约人民币8.5兆元),才有办法达标,但利率上升影响投资者意愿,让全球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基础建设放慢脚步。
研究机构Preqin统计,2023年前9个月的基建资金仅290亿美元(约人民币2,083亿元),较去年同期1,280亿美元(约人民币9,100亿元)大幅减少。
此外,《路透社》也指出,部分大规模绿能开发专案遇到物流瓶颈,例如全球最大离岸风电开发商沃旭(Orsted),在今年11月取消两个美国计画,资产减记高达56亿美元(约人民币402亿元),部分原因就是船舶造成供应链延误,进而导致成本暴增而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