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最大财经媒体《日本经济新闻》(简称日经新闻)的最新分析指出,全球企业购买的碳权当中有将近四成是五年以上的碳权,恐会威胁温室气体减排的进度。
日经新闻分析了碳抵消计画验证机构Verra自2009年以来的数据发现,企业购买的99,000单位的碳权中,有38%已有五年以上历史,相当于73公吨的二氧化碳,甚至有4%的碳权已有至少十年历史,而碳权低于三年的仅有37%。
较旧的碳权在减排效果方面不一定比新的碳权差,但是由于碳权发行后,第三方认证机构便较少监控该项目是否得到妥善维护,因此较旧的碳权可能会拖累全球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
如果碳权发行商从碳抵消计画中获得足够的现金来扩大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那碳权交易的确可以协助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然而,若碳权滞销且价格下跌,发行商便难以持续维持项目运转。
印度中部的一个植树造林项目便是一例,该项目在2012年至2014年间获得发行碳权的许可,但日经新闻检查该地区的卫星照片后发现,该地区的树木砍伐量正在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扩大。
另一个例子是乌拉圭为期100年的造林项目,该计画目前已停滞,导致更多的森林砍伐,然而该项目的碳权自2007年至去(2021)年仍持续在交易。
如果失效项目的碳权继续在市场上被交易,全球在脱碳方面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专家指出,由于森林砍伐风险始终存在,因此建议企业选择较新的碳权,美国非营利组织第二自然(Second Nature)更是补充说道,「五年以上的碳抵消额度实在不太理想。」
在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时,碳权无论认证时间早晚,对于购买企业而言都可达到同样目的。然而由于碳权通常在发行五年后跌价幅度便可达五成,部分企业倾向于购买较旧、成本较低的碳权以达到其减排目标。
不同行业对于碳权挑选各有准则,截至2021年9月,五年以上碳权的最大买家为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其购买了相当于728万公吨二氧化碳的碳权,占全美航空公司碳抵消购买量的45%。
而石油巨头壳牌(Shell)透过购买五年以上的碳权抵消其79%的排放量,除此之外奢侈时尚品牌和金融机构也积极买进旧碳权。相较之下,迪士尼(Walt Disney Company)、香奈儿(Chanel)和高盛(Goldman Sachs)则没有使用五年以上的碳权。
专家建议,市场应该仅允许持续获验证的碳权进行交易,且应当发展新的交易机制让资金流向高质量碳权,藉以提高减排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