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于23日发布「2022年全球甲烷追踪报告」(2022 Global Methane Tracker report),该报告指出,全球能源产业排放的甲烷比各国官方公布的数值高出70%,尤其燃煤业是其中最大的排放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能源产业的甲烷排放量约占人类活动的40%。该单位在报告中呼吁,各国政府应加强监管工作和政策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国际能源署指出,自工业变革至今的全球暖化有三成是由甲烷所致,因此迅速且持续的减少甲烷排放将是围堵全球暖化和改善空气品质的关键。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主要温室气体,但其锁热能力比二氧化碳更强,意即减少甲烷排放可以对减缓全球暖化产生立即的效果。
根据IEA取得的卫星资料显示,2021年美国德州以及部分中亚国家有大量的甲烷排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大型排放事件皆发生于土库曼。相较之下,中东的海上石油田和天然气田则排放较少的甲烷。
2021年十一月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上,全球逾110个国家共同签署「全球甲烷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该倡议由欧盟及美国领头,缔约方必须在2030年前将人类活动(包括农业活动、能源产业和其它来源)所造成的甲烷排放减少30%。
能源产业甲烷排放量最高的前五个国家包含中国、俄罗斯、美国、伊朗和印度,然而这五国当中仅有美国加入「全球甲烷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