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业减碳压力倍增 专家吁实施燃料碳定价

EN

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报导指出,由于海运业矢志在2050年将全球海洋运输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半,甚至有望在明(2023)年将此一目标提高到淨零排放,诸多专家皆建议应为船用燃料实施碳定价以实现此愿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倡导者(UN High Level Climate Action Champions)的航运负责人帕尔默(Katharine Palmer)指出,许多海运业相关人士已经呼吁在本世纪中期之前应将减排目标提高到全面脱碳。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的研究,全球海运业一年排放约9.4亿吨的二氧化碳,至少占全球碳排的2.5%,如果将全球的海洋运输视为一个国家,它会是全球排放量第六大国,更甚德国。

帕尔默表示,「为了以符合经济效益的方式实现气候目标,分析师一致认为,未来出台的监管框架需要涵盖对于市场的规范措施」,她认为碳定价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国际海事论坛项目总监洁古(Ingrid Sidenvall Jegou)引用研究数据指出,海运业若要在2050年减少50%的海上排放量,碳价必须达到每公吨173美元至264美元;而若要达到完全脱碳,价格则必须介于191美元至360美元之间

她补充指出,海运业仍有机会实现淨零排放,但必须现在就採取行动,前提是到2040年,零排放燃料必须成为主要的燃料选择,因此将需要製定国际政策框架,加速实现公正、公平和有效的转型。

专家强调,採用碳订价机制不仅能让替代燃料更具竞争力,也可以产生资金支持能源转型、扶持易受气候变迁影响的国家以及可能在气候转型中蒙受损失的地区。从全球海洋运输获得的碳收入也可以再投资于海运业,用以进行港口基础设施优化、贸易便利化和建立航运连通性,藉此改善物流并降低海运成本。

儘管有上述优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易物流主管霍夫曼(Jan Hoffmann)认为,仍会有国家不愿意支持海运业碳定价,但他相信各国未来会明白,若将碳定价和实施速度限制或禁止特定技术等其它选项相比,前者是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Back

更多相关新闻

TOP
索取下载

请填写资料后立即开始下载

姓名
公司
职称
公司邮箱
本网站使用cookie为您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了解有关我们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