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机构Trove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指出,短时间内恐有12亿公吨的过量碳权会涌入市场,他另外指出,目前市场上已有六亿公吨的碳权,这些尚未退役的碳权便足以满足市场未来3.5年的市场需求。
除了现有的六亿公吨供应量外,碳项目开发商另外还有六亿公吨的碳权,目前尚未获得验证机构的认可。这些碳权尚未被登记,但若碳权价格持续上涨,它们未来便有可能会涌入自愿性市场。
Trove研究中心的执行长特纳(Guy Turner)便表示,目前现有的碳权项目可以提供12亿公吨的碳权,这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对市场造成压力,恐会导致市场波动。
近年不仅强制性碳市场迅速发展,自愿性碳市场也迎来庞大的交易量,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每年四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250亿美元,而到2050年则上看4,800亿美元。
2021年共有将近十亿吨的碳权被出售至自愿性碳市场,然而事实上,卖家的数量是多于买家的,因此导致旧碳权的供应过剩,过剩的供应量大约是目前需求量的七至八倍。
为了避免市场上有过多低质量的碳权项目来滥竽充数,已有部分政府针对碳权计划进行审查,并且也对此制定新规以确保碳权的质量和可靠性。
投资人亦必须规划出一组标准,用以评估计划购买的碳权,藉此防止碳权的重复计算,并避免购入无法实际抵消碳排的碳权。
尽管市场对于碳权是否能抵消碳足迹仍有一些疑窦,但目前有许多项目需要透过使用碳权,方能展开运作并减少碳排。以目前的趋势而言,科技巨头挹注了许多资金,用以资助碳捕集和永久储存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