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如海啸吞噬全球各地,社会经济、粮食安全及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受冲击,如何度过暖化难关迈向净零成为可持续发展关键,在能源、数位等多轨转型之大变革时代,绿色科技不仅是国家竞争力,更是人类生存指南,国立中央大学今(2023)年11月成立全台首间「永续与绿能科技研究学院」(Graduate College of Sustainability and Green Energy, SAGE),专注培育可持续专业人才与绿色创新,引领企业ESG转型,在台湾绿能转型的关键时刻发挥最佳助力。
永续学院整合地科等跨领域专业 提供去碳科技创新学程
配合政府「国家重点领域产学合作及人才培育创新条例」,台大、清大、成大和阳明交大陆续成立半导体相关研究学院,稳固我国经济竞争优势,中央大学将创新眼光放得更远,思考如何在产业创新扮演要角,推动所有产业的核心价值,决定整合中大长项地球科学学院(College of Earth Science)与工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管理学院(School of Management)、资讯电机学院(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等跨领域专业,成立永续与绿能科技研究学院。院长许树坤强调,可持续实践即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也是学院课程指标。
中大永续与绿能科技研究学院兼地科院院长许树坤。 (摄影:陈又嘉)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美国清洁竞争法案(CCA)等各国法规突然来袭,冲击全球供应链,企业被要求提出ESG可持续报告书,坊间虽不乏教学与课程,但许树坤指出,这门专业其实紧扣以地球科学为基础的知识,中大永续与绿能科技研究学院提供「永续领导力」(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永续去碳科技」(Sustainability in Decarbonization)及「永续绿能科技」(Sustainability in Green Energy)三大学程,不仅提供国际证照管道,更是全台唯一实际授予学位,目标培育高阶「绿领」(green-collar)人才。
新学院预计明年春季开始招生,计划每年培育90名硕士与15名博士。永续趋势锐不可挡,全球绿能产业人才需求急遽攀升,许树坤透露,目前询问电话接不停,笑说不需要特别宣传。
中大地科院产学合作成果丰硕 计划开发碳封存示范场域
事实上,在中大决定成立永续学院之前,已有不少企业接洽中大地科院,从风电、地热、氢能到减碳等,展开各项产学合作,累积了丰富研究与产业实例,如今透过学程结合多领域专业,培育出企业界真正有实力的可持续长。许树坤指出,一位「功力深厚」ESG人才,除了要具备盘查碳排、建置绿能等专业技能外,还要能有效掌握公司环境安全,这包括地质影响及基本的水、电需求,极力降低环境或气候等风险,以期企业可持续经营。
走在减碳技术的最前端,同时面对暖化加剧的挑战,中大地科院同时成立「碳封存及地热研究中心」(Carbon Storage and Geothermal Research Center)和「台湾极地研究中心」(Taiwan Polar Institute),提供企业ESG解决方案。
中大地科院研究中心共同因应气候变化。 (图片来源:碳封存及地热研究中心脸书)
碳封存是减碳路径中的关键,许树坤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因温压而以气体存在,但压力增加,就会化为液态或固态,再将之注入地下800至1,000公尺,即能永固于地底。他形容,地下岩层不是只有硬邦邦的石块,其中部分由沙岩组成,存在许多孔隙,可用CO2来填满。
许树坤表示,「台湾其实有很多环境适合碳封存」,尤其是西部的沉积层海岸。目前中大正在研调合适地点,将和政府单位及企业共同开发示范场域。研究团队主要依三大条件来筛选碳封存地点,首先必须是拥有多孔隙的砂岩储集层,其二地层深度要够深才有足够压力,再者是地震频率不能过高。因此,许树坤认为西北部的桃园、新竹更适宜,因为西南部的断层相对较多。
地热供应稳定可作基载电力 台湾地处火山带具开发潜力
关于台湾的地热潜力,许树坤谈到,只要是火山地质大部分都有地热资源,台湾因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北隐没入欧亚板块,形成岛弧构造,因此东北部有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龟山岛等火成岩区。新北的四磺子坪、硫磺子坪地热发电示范案已于11月中商转,虽然台湾地热发电起步较慢,但许树坤认为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地热发电源源不绝,比起风电、光伏,更适合作为基载电力,可稳定供电」。此外,虽然火山与地震存在关联,但由于火山喷发时间较长,因此「火山地震」相对容易掌控。
许树坤看好台湾的地热发挥空间。 (摄影:陈又嘉)
地球温度升高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隐藏在永冻土的温室气体甲烷跟着大量释放,人类生存威胁加剧,为了探究极地气候变化,找出因应之道,中大在北极与波兰哥白尼大学( Nicolaus Copernicus University)合作,包括洋流与冰川融化关系之研究,提升台湾在气候变化议题的国际贡献度。
其实不只是极地,包括台湾西岸在内的大陆边缘(continental margin)地区,也因温度升高不断冒出甲烷气体。许树坤表示,地球的温度变化确实有其循环性,CO2浓度在人类历史中也存在高低起伏,但因人类活动的碳排放过多,导致这样的循环变化急遽,气候变化绝非只存在自然因素。
在全球科技趋势快速变迁之际,许树坤看好学院如其名茁壮、可持续,继续强化产官学研合作,即便有净零目标、企业零碳转型推波助澜之势,仍将延续地科院一步一脚印的探究精神。他认为,科学家之所以令人敬佩,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奖项,而是努力钻研同时愿意伸出援手,为人类社会付出贡献,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关键转型时刻,为各界提供正确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