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您所搜尋的「」結果如下:

全球鋼鐵業淨零動態解析:日韓歐帶頭加速轉型,台灣工業脫碳該如何布局?
專家觀點

全球鋼鐵業淨零動態解析:日韓歐帶頭加速轉型,台灣工業脫碳該如何布局?

全球鋼鐵市場持續動盪,中國傾銷危機尚未結束,美國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又帶來新考驗。然而,無論外部市場如何震盪,全球鋼鐵業朝向低碳永續轉型發展的大方向不會改變。
2025-05-12
泓德能源砸16億加碼澳洲光儲,南澳第2大案場最快8月上線
News

泓德能源砸16億加碼澳洲光儲,南澳第2大案場最快8月上線

泓德能源澳洲布局再擴張,日前泓德董事會決議通過,由澳洲資產平台ZEBRE投入新台幣16億元,取得南澳在建的Templers電池儲能系統,其裝置容量高達111MW/330MWh(千瓩/百萬瓦時),預計今年8月正式上線。
2025-05-09
科普解析西葡大停電:再生能源搭配儲能,如何穩住電力系統?
專家觀點

科普解析西葡大停電:再生能源搭配儲能,如何穩住電力系統?

日前西班牙和歐陸電網其餘區域解聯,進而發生大規模停電。2022年3月,台灣也發生過南北電網解聯,南部電網傳統機組全數停機、必須全黑啟動的情況。這樣的情況究竟如何發生的?再生能源和電池儲能在接下來幾年內,如何提供更全面的電網服務,盡可能避免類似事件發生,是本篇文章要討論的內容。
2025-05-09
小水力能助污水廠省多少電?借鑑日本地方創能經驗,分析台灣政策如何改善
專家觀點

小水力能助污水廠省多少電?借鑑日本地方創能經驗,分析台灣政策如何改善

台灣正逐步推動廢水能源化,然而同樣設置於污水處理廠內的小水力發電系統,卻因法規將其視為「非自然水流」而未被納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與相關補助機制。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認為,小水力可成為處理廠穩定創能、就地供電的在地解方,若能參照日本經驗、比照節能減碳補助機制將其納入法規,不僅能強化地方能源自主,也有助公共設施落實淨零。
2025-05-09
電動車充電樁難回本?Saxon靠碳權開闢新收益,吸航空業、共享車搶購
深度專訪

電動車充電樁難回本?Saxon靠碳權開闢新收益,吸航空業、共享車搶購

在淨零轉型的趨勢下,東南亞憑藉龐大的人口紅利與政策推動,近年來成為具有發展潛力的電動車市場之一。《RECCESSARY》特別前進新加坡,專訪Saxon Renewables創辦人兼總經理王家俊(Reik Ong),分析東南亞的電動車發展潛力與挑戰,以及如何運用碳權機制,打造更好的電動車充電網路投資環境。
2025-05-08
燃煤電廠退役新商機!Verra公布「轉型碳權」方法學,星日搶先卡位布局
News

燃煤電廠退役新商機!Verra公布「轉型碳權」方法學,星日搶先卡位布局

東南亞國家的燃煤電廠提前退役的速度可望加快。國際碳權核發機構Verra於6日宣布,推出新的碳權認證方法,將提前關閉燃煤電廠取得的減碳效益轉換成碳權,進而彌補相關利害關係人的損失,預料將為淘汰燃煤電廠注入新資金動能。
2025-05-08
新加坡啟動150億轉型融資,3方向助亞洲脫碳、化解綠色投資風險
News

新加坡啟動150億轉型融資,3方向助亞洲脫碳、化解綠色投資風險

為降低能源轉型投資風險,新加坡政府計畫投入5億美元(約新台幣150億元),以混和融資的方式,協助推動產業脫碳、使用潔淨能源,加速亞洲地區永續發展,預計最快幾個月內就會成立專責辦公室。
2025-05-08
IEA能源安全峰會觀察:分散、預測性、合作,如何定義下一波新能源趨勢?
專家觀點

IEA能源安全峰會觀察:分散、預測性、合作,如何定義下一波新能源趨勢?

國際能源總署(IEA)4月24~25日於倫敦舉行「未來能源安全高峰會」,超過60個政府及50家企業代表參與,峰會探討地緣政治、技術、經濟,以及傳統與新興能源安全風險。新興風險呼應時事,像是川普總統關稅戰引起的貿易變化、能源系統對極端天氣和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以及技術創新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興起等。
2025-05-08
新動智能解決「誰先充電」難題,智慧排電系統助巴士站一年多賺160萬元
News

新動智能解決「誰先充電」難題,智慧排電系統助巴士站一年多賺160萬元

「以前是一車一槍,誰先插誰先充,這很公平,但完全沒有效率。」新動智能總經理詹嘉文這樣形容。新動智能的核心技術,不在充電速度,也不在設備數量,而是在「電怎麼分、該分給誰、什麼時候分」這件事上,建立一套能即時反應、有效決策的系統。
2025-05-07
西葡大停電》歐洲電網跟不上綠能浪潮?西國19秒內連3次斷電,敲響電網老化警鐘
News

西葡大停電》歐洲電網跟不上綠能浪潮?西國19秒內連3次斷電,敲響電網老化警鐘

西班牙大停電更多細節曝光。調查顯示,4月28日事發當天,在大規模停電前一共發生3起斷電事故,而為了因應再生能源供需持續成長,預估歐洲更新電網、增加儲能系統所需的投資高達數兆美元。
2025-05-07
AI推升用電增300%!蓋電廠難追需求,台達、雙鴻如何搶搭AI商機?
News

AI推升用電增300%!蓋電廠難追需求,台達、雙鴻如何搶搭AI商機?

從智慧製造、智慧倉儲、智慧機器人到醫療、金融等,人工智慧(AI)已經導入各行各業,各界也關注伴隨而來的用電量。散熱大廠雙鴻董事長林育申6日在AI NEXT FORUM論壇點出,「電力即算力」、「算力即國力」。
2025-05-07
中國綠氫專利超車日本,豐田:若不加碼投資,氫能車也將由中企主導
News

中國綠氫專利超車日本,豐田:若不加碼投資,氫能車也將由中企主導

中國不只是太陽能光電霸主,在綠氫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日本調研機構Astamuse發現,中國企業的低碳氫能相關專利表現,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而綠氫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備受期待,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的高層直言,如果其他國家沒有擴大投資,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氫燃料車供應鏈的主導者。
2025-05-06
39 40 41 42 43 44 45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