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點

東南亞綠色金融發展概況
在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的背景下,能源轉型成為當今社會亟需面對的挑戰,我們迫切需要轉向更可持續、環保的能源來源。在轉型的過程中,綠色金融發揮著關鍵性的角色,為實現能源轉型目標提供重要的支持。綠色金融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金融活動,旨在將資金引導至環境友好型的項目和業務(如綠色能源及綠色科技等),以促進環保和永續發展,應對氣候及環境相關議題。
2023-07-28
24/7 趨勢下對於亞太綠電市場的影響
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公開數據顯示,能源使用產生的碳排佔整體的73.2% ,佔比之高無非讓再生能源成為達成淨零碳排的關鍵,也使得各國政府及企業紛紛將百分之百綠電使用(RE100)作為減碳目標。
2023-06-30
減碳風潮吹起的食品碳足跡考驗
全球目前有26%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食品產業鏈,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淡水抽取、畜牧養殖及運輸等。在社會的日漸重視之下,食品碳足跡議題將可能改變該產業的發展路徑與大眾飲食習慣。因此,無論是生產地點的選擇、產品優化與轉型,抑或是製程改善都是食品業者將要面臨的風險或機會。
2023-06-30
REM Asia 2023焦點:亞洲碳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為因應全球的淨零趨勢,東北亞與東南亞各國政府紛紛公布相關的政策規劃,從碳稅到碳交易,從強制性市場到自願性市場,都在佈局之中。然而,四月底在新加坡舉行的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Asia 2023會議給了與會者不一樣的觀點。
2023-05-29
東南亞國家對自願性碳權市場的佈局野心
近年來,碳市場逐漸受到政府、企業與投資人的關注。此波熱潮也逐漸延燒到東南亞,例如在 2022 年,泰國和馬來西亞相繼在國內成立了自願性碳信用交易平台和交易所。不同於強制性的碳配額,自願性的碳權不受地域限制,因此對於許多跨國企業而言,購買碳權是邁向碳中和的重要步驟。
2023-04-12
東南亞第三再生能源投資潛力:泰國生質能
以企業用電戶來說,在電證合一 或24/7再生能源的環境下,欲完全倚靠風電與光電達成百分之百綠電使用(RE100)極其困難,因此多數已完成RE100的企業會搭配10%至15%左右穩定性較高的再生能源,其中又以生質能為大宗。
2023-03-20
碳中和行動:企業如何購買碳權(上)
在淨零浪潮席捲全球下,越來越多跨國企業或大型本土企業承諾實現碳中和。在減碳過程中,企業欲投入製程設備改善或使用再生能源時難免經歷實施上的困難,例如再生能源發電量不敷使用;或是製程設備複雜、造價高昂,短期難以全數汰換。在必須達成目標的時間壓力下,購買碳權(或是碳抵換)以抵銷自身碳排便成為大家採取的管道之一。然而目前全球碳權種類繁多,無論是方法學或價格皆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市場背景及使用情境中,企業所需的碳權種類也有所差異。因此,企業在投入資金前,必須更加謹慎的評估其是否符合未來抵換需求。
2023-03-01
企業個體能源決策:以台灣市場為例
對於企業個體來說,購買綠電不但沒有成本上的優勢,甚至購買流程也變得繁瑣。如此一來,企業使用綠電的具體優勢到底是什麼?這是許多企業廠家真正擔心也遲遲尚未進行綠電規劃的主因。接下來將模擬企業個案在未來市場有可能面臨的情形,在再生能源方面,協助企業進行相關決策。
2022-12-15
東亞地區綠電市場趨勢預估: 2030年可以買到綠電嗎?(下)
所以說2030年可以買到綠電嗎?以樂觀的角度來說,我認為會的,而且是相比今日更方便、供應鏈的管理更加嚴格,或是有新型疫情的出現都可能讓供需平衡的時間延緩,這些就有待觀察市場變化來做應對措施。
202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