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10-30
鹽層中的儲氫寶庫:英國地下鹽穴重回能源轉型舞台,首座綜合綠氫基地2029年啟用
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過剩的電力該如何有效儲存?利用地下鹽穴儲氫或許是個好解方。英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早在1972年就開始利用地下鹽穴儲存氫氣,至今運作已有半世紀。如今,隨著英國能源公司SSE宣布新一輪地下鹽穴儲氫計畫,這項低調的技術也被重新推上舞台。英國皇家學會指出,要實現2050年淨零目標,必須依靠大規模、低成本的氫氣儲存方式,而地下鹽穴正是其中最具潛力的解方。
   2025-10-272025能源週開展!450家企業秀綠能、低碳技術,應對AI資料中心與節能挑戰
要實現淨零轉型,光靠太陽能與風電還不夠,各產業都需要更多元的能源解方。作為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前重要活動,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10月29日至3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展出最新綠能與減碳技術,不僅希望滿足企業減碳需求,也盼能因應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碳排日益攀升的挑戰。
   2025-10-09碳捕捉、儲氫一材多用!諾貝爾化學獎3學者創「金屬有機骨架」,這項技術特別在哪?
今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出爐,由北川進(Susumu Kitagawa)、羅布森(Richard Robson)和亞基(Omar M. Yaghi)日澳美科學家共享殊榮,表彰3位學者在金屬有機骨架(MOFs)研究,助力未來吸碳、捕捉溫室氣體、沙漠空氣水分、減少塑膠污染等,甚至能用在醫療領域,應用前景廣泛。
   2025-09-18資料中心減碳戰3》資料中心共址成趨勢!台達電搶先布局微電網,氫燃料發電為何重要?
AI 資料中心推升用電量,台達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治閔點出,「在AI技術發展中,GPU不是挑戰,重點在取得電力。」美國申請饋線要5年起跳面臨缺電挑戰,而台灣則受限缺綠電、基載低碳能源,因此企業肩負電力責任,將來「資料中心共址(co-location)」的微電網將是發展重點。
   2025-09-16全球漁業碳排達51座煤電廠!海鮮「低碳」蛋白質背後的燃料污染能否改善?
漁業和水產養殖相較陸上畜牧而言,是更低碳的蛋白質獲取方式,近年需求量也持續上升,不過考量到法規緩慢且未強制轉型,其碳排放仍不可忽視,台灣漁業又該如何跟進?
   2025-08-12大馬砂拉越能源轉型政策創先例!總理宣布成立能源委員會,鎖定哪7大低碳領域?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Sarawak)近日公布能源轉型政策,成為全國首個提出相關策略的州政府,規劃7大低碳能源發展方向,預估經濟價值可達5,500億令吉(約新台幣3.8兆元)。州長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也宣布,將於明年成立全新的州能源委員會(State Energy Council),加速推動公私部門的能源政策落實。
   2025-07-14大馬砂拉越拚亞洲綠氫樞紐!總理推Petros轉型主權基金、建立國際氫能認證平台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有意效法新加坡,讓砂拉越石油公司(Petros)扮演主權基金的角色,透過多元化的投資促進經濟發展。而低碳綠氫是州政府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阿邦佐哈里還誓言,要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氫能認證機制,展現立足全球市場的野心。
   2025-06-20企業淨零不能單靠光電!台智電助採購離岸風電、聯華林德籲設氫能專區【RECC論壇】
台灣綠電市場蓬勃發展,經濟部預估2030年企業綠能需求將突破480億度。新能源與碳市場資訊平台《RECCESSARY》及淨零資訊平台《EnergyOMNI全能源》於19日舉辦「新能源與碳市場商機論壇」,台灣智慧電能副總經理邱玉典在會中分享具彈性的離岸風電採購解方,聚焦協助中小企業克服購電門檻;聯華林德副總經理沈欣儒則剖析氫能在實現淨零轉型中的關鍵角色。
   2025-05-19日本砸重金補貼加氫費,東京等6大商用車熱區、90座加氫站率先啟動
日本政府為了發展氫燃料車,不惜投入巨額補貼。經濟產業省將針對氫燃料商用車提供加氫補助,首批選定6個需求較大的行政區,大幅拉近與柴油的價格,同時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協助,提高氫能車採用率。
   2025-05-06中國綠氫專利超車日本,豐田:若不加碼投資,氫能車也將由中企主導
中國不只是太陽能光電霸主,在綠氫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日本調研機構Astamuse發現,中國企業的低碳氫能相關專利表現,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而綠氫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備受期待,日本汽車大廠豐田(Toyota)的高層直言,如果其他國家沒有擴大投資,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氫燃料車供應鏈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