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6-18
尼斯海洋大會成果盤點》「公海條約」年底有望生效,印尼與世界銀行共推珊瑚債券
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UNOC)6月13日在法國尼斯落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旨在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取得重大進展,在會議期間增加19個國家的批准,距離生效目標60個批准國的門檻只剩10個國家,預期年底有機會達標。
2025-06-18加密貨幣挖礦業也拚ESG,低碳轉型、擁抱再生能源有哪些新做法?
挖礦業長期以來因高耗能與環境破壞而飽受批評,但在全球對氣候變遷日益重視之下,產業正加速革新。許多礦業公司積極導入再生能源、回收廢能並升級挖礦設備,致力於降低碳足跡與整體能耗。在台灣,隨著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挖礦產業也開始尋求更永續的電力來源。這波轉型不僅有助於地球永續發展,也讓礦工在面對電價飆升與市場波動時,更具韌性。
2025-06-13產業減碳系列》越南鋼鐵雙雄的CBAM對策:和發完成集團碳盤查、VNSteel啟動綠電布局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於2027年上路,針對高碳排進口產品課徵碳關稅。歐盟是越南鋼材的主要出口市場,勢必對當地鋼鐵業帶來巨大衝擊。面對外銷壓力,越南鋼鐵雙雄——和發鋼鐵(Hoa Phat)與越南鋼鐵(VNSteel)陸續展開減碳行動,並積極布局綠色能源。
2025-06-13Google實踐水資源永續!資料中心冷卻100%採工業用水、砸重金淨化新竹頭前溪
Google於6月10日宣布,投入3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8,977萬元)協助改善頭前溪流域的水質與水量。另外,Google也在彰化資助精準灌溉的計畫,為台灣打造更有韌性的集水環境。
2025-06-12藝術的永續轉型:創作者與企業的雙重視角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資源枯竭的壓力下,藝術產業不僅是美的傳遞角色,更是永續理念的重要倡議者甚或是行動者。本文專訪畫廊協會綠色使命辦公室執行長石隆盛與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分別從兩個面向分享美學與環境責任間的平衡,以及企業如何以藝術為媒介建構內部永續文化。
2025-06-11台大企業永續揭露調查》碳定價、綠電政策誘因不足,僅一成企業與金融業氣候議合
「產業減碳」是台灣淨零轉型成功的關鍵要點,但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的「2025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發現,企業在溫室氣體揭露面與淨零目標已出現停滯,供應鏈碳盤查跟減量目標甚至出現退步,僅有一成企業曾與金融機構進行氣候相關議合,顯示仍需要強化減碳、永續金融的政策誘因。
2025-06-10首份下水道減碳指引公布:4方向助攻綠色工程,2030年前目標減排7%
下水道是都市重要公共設施,也是城市淨零綠色工程轉型一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首度發布《下水道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以4大減碳方向與短、中、長期目標,助力下水道工程減碳轉型,可量化減碳效益預估將在2030年前逐步提升到7%。
2025-06-06IEA能源投資報告》光電、核能吸金,電網投資落後成隱憂!一文整理3大重點
國際能源總署(IEA)5日發布最新「全球能源投資報告」,指出「能源安全」將是今年全球能源投資的關鍵動力,儘管地緣政治緊張、經濟不確定因素攀升,但潔淨能源需求增加,能源投資仍有望創新高達到3.3兆美元(約新台幣98.7兆元)。《RECCESSARY》也整理報告3大重點,帶讀者一次掌握。
2025-06-06台積電攜手華航,開啟SAF低碳差旅新模式:估範疇三可年減千噸碳排
企業國外差旅也能減碳。中華航空與台積電5日正式宣布合作「企業商務旅行 SAF 減碳計畫」,為國內第一個航空公司結合企業差旅使用台灣自產永續航空燃油(SAF)並運用碳抵換機制,共同推動低碳航空、共享減碳效益。
2025-06-04改變百年傳統!美國港口導入「數位排隊」助航運減碳2成、緩解塞船問題
簡單的軟體系統也能發揮龐大減碳效益。美國加州洛杉磯港與長灘港在採用類似OpenTable的線上排隊系統後,不但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緩解港口壅塞問題,也使跨國航運業者減少2成以上碳排,且系統從開發到上線不到一個月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