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今日召開第三次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議,2035年目標減碳減量38%±2。(圖片來源:總統府)
總統府今日(23)召開第三次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議,會中拍板2030年、2032年、2035年三階段減碳目標,其中2032年減量32±2%、2035年減量38%±2,朝四成挺進,同時國發會、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農業部、環境部等6部會也依次報告減碳目標,提出共20項減碳行動計畫,以落實淨零目標。
2035年減量目標上看40%,向全球展現減碳決心
2024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也有多起高溫、乾旱、強降雨等極端氣候發生,總統賴清德指出,因此氣候公約已經呼籲各國,在今年COP30前提出2035年的「國家自定貢獻(NDC)」,也就是NDC3.0,加大、加快減碳步伐,同時各國下一輪NDC的更新就在今年2月,從下個月起就會有更多國家跟進。
為了在國際減碳浪潮中站穩腳步,甚至跟上國際社會的步伐,如今提出三階段國家減碳目標。環境部去年底公布2030年最新減碳目標,較基準年調整為減碳28%±2,即26%到30%,賴清德指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世界扮演重要角色,台灣在許多領域都有不錯的表現,有必要更積極地善盡國際的責任,因此2030年減量28%±2%,2032年目標減量32±2%,以及2035年減量上升到38%±2。
賴清德指出,為了達到新目標,需要政府、企業、各級學校、民間力量的積極投入。因此除了各部會「由下而上」,持續深化既有減碳目標;行政院更要「由上而下」列管推動減碳旗艦計畫,透過科技創新、金融支持、排碳有價、法規調適、綠領人才以及社區驅動等6大創新支柱扮演加速器,驅動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生活轉型。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指出,未來將持續導入多元積極措施,加大加速減碳力道,包括加強深度節能,藉由高碳排產業轉型降低電力需求,預計2035年用電量會低於3500億度,也加速運具電動化跟汽電鍋爐的煤炭減量,藉由減煤與擴大再生能源,目標2030年達到RE30、2035年實現RE36,目標在電力排放係數可以在2032年與2035年分別降到每度0.294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與每度0.241公斤CO2e。
目前台灣的減碳算法基準年為2005年,若換算成日韓的算法,相較於2007年峰值,2035年減量43%至47%,彭啓明指出,減碳力道在亞洲僅次日本,年後將舉辦公聽會,並透過6大部門邀集利害關係人強化社會溝通,之後將依法報行政院核定,期望COP30前提報NDC3.0。
6大部門新增20項減碳旗艦計畫,減排又能帶動民間投資
此次的總體減碳計劃擬定,國發會副主任委員高仙桂表示,採取「由下而上」滾動調整12項關鍵戰略,提出80個項目的自主部門減碳計劃;再加上「由上而下」根據6大部門的總量與自主減碳計劃缺口,新增20項的減碳旗艦計劃,最終產出2030年減碳新目標。
透過80項部門自主減碳計畫與20項旗艦計劃,加速台灣減碳進程。(圖片來源:總統府)
能源部
能源部2030年目標減碳818萬公噸,除了汰換低效率火力、非生產性部門提升能效、能源結構調整等自主減碳,旗艦計劃還包括太陽能、離岸風電、地熱、小水力與科技儲能跟氫能、去碳燃氫與碳捕捉等低碳技術,電力排碳係數希望在2030年降到每度0.319公斤CO2e。
經濟部常務次長連錦漳表示,目標2032年電力排放係數可以降到每度0.294公斤CO2e,2035年再降至0.241公斤CO2e,相較於2023年分別減少40%與50.8%。
未來透過加大以氣換煤跟擴建再生能源,將電力排放係數2035年降至每度0.241公斤CO2e。(圖片來源:總統府)
隨著再生能源裝置量增加,儲能需求也隨之提高。連錦漳表示,未來也將透過提高設置誘因、完善消防法規與擴大設置空間,推動用戶端儲能系統,也會擬定增加燃料電池補助。
從2030年到2035年再生能源累積裝置容量目標。(容量單位:GW百萬瓩;製表:RECCESSARY)
在氫能與碳捕捉(CCUS)前瞻計畫也有規劃,為解決技術選擇跟導入時程不確定性挑戰,將優先建立制度與研發環境,將藉由法規調適跟技術研發測試,擴大氫能供給與完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最終打造氫(氨)能供應鏈;在碳捕捉規劃上,目前中油也計畫在2029年於高雄林園石化廠建置碳捕捉設備。
未來也會透過深度節能協助各部門減少用電,連錦漳表示,「節能就是最好的能源」,去年經濟部已經三階段推動導入ESCO(深度節能),節電量達到48億度,未來也將提高大用戶節電目標、同時推動家電汰換補助。
目標2027年年節電206億度,2030年擴大到每年385億度,並在2032年與2035年分別提高到460億度與564億度。
製造部
製造部2030年目標減碳2577萬公噸,自主減碳計劃包括製程改善、能源轉換與循環經濟,旗艦計畫為深度節能、高碳排國營事業帶頭減碳跟產業自主減量。
連錦漳表示,「經濟成本已經跟碳排脫鉤,代表台灣產業減碳成效顯著。2005~2022年GDP成長153%,但是碳排僅增加3.1%,碳密集度下降高達56%。」
未來也會持續推動產業減碳,目前500家碳排大戶占整體碳排92%,剩下則是14萬家中小企業,連錦漳指出,經濟部推動產業淨零,先從大企業開始輔導低碳轉型,再藉由以大帶小、碳中和聯盟,協助供應鏈廠商減碳。
透過石化、鋼鐵、水泥、造紙等7大高碳排產業,連錦漳表示,已整合7個單位36項措施推動製程改善、能源轉換與循環經濟3大低碳轉型,預期2030年可減碳2900萬公噸,也透過碳費與範疇三揭露,預期可以新增370萬噸減碳量。減碳行動加上旗艦計劃,期許在2035年減碳3600萬千噸,預期2030年碳排放量可較2005年減少18%。
住商部
目前建築業占全台溫室氣體排放32%,未來住商2030年目標減碳2010萬公噸,首先以推廣家用住宅近零建築、商用鼓勵服務業節能,也將整合3項旗艦計劃擴大力道。旗艦計劃則是透過深度節能以及「老宅與社會住宅低碳轉型」、「擴大建築能效改善」、「智慧淨零雙軸轉型」。
運輸部
2030年目標減碳759萬公噸,自主減量包括提升公共運輸量能、運具電動化無碳化、提升能效,新增減碳期計畫則是商用車輛電動化無碳化與納入永續航空燃料。
-
電動小貨車:2026~2027年推示範計畫,目標2030年電動小貨車普及率5%,2035年普及率20%。
-
電動大貨車:國內預計2027年才會推出國產電動大貨車,目標2028至2030年推出示範計畫。
-
電動計程車:國內計程車約9.2萬部,會採先緩後快的方式,目標2030年電動計程車普及率50%、2035年達到75%。
-
氫能車輛:配合經濟部2030年才有國產氫能車輛,現階段持續關注並滾動檢討。並規劃2024至2026年為示範期,優先推動較成熟氫燃料電池大客車示範運行。
-
永續航空燃油:預計今年在桃園、松山、高雄機場實施SAF示範計畫,2030年國際線使用5%的SAF。不過SAF的減碳並不列在我國NDC範圍。
農業部
農業部2030年目標減碳282萬公噸,自主減量包括農業能源取代及能效管理、農業循環,旗艦計劃還新增低碳永續農業,農業生態韌性與自然碳匯,除此之外,農業部門也可透過森林碳匯、土壤碳匯與海洋碳匯,2030年總共可增匯136.9萬公噸,助攻國家與企業淨零減碳最後一步。第三部分則是農業循環,達到農業全循環零廢棄,包含肥料化、能源化。
環境部
環境部2030年目標減碳651萬公噸,自主減量包括生活污水、事業廢水、掩埋焚化堆肥等,新增旗艦計畫則是推動碳捕捉利用與封存,針對發電業、石化業與水泥業;另一塊是資源循環,包含資源循環減碳、公有焚化廠減碳、污染防治節能升級減碳,與畜牧業沼氣發電及廢污水節能。並同步推動碳費,預計2030年碳費制度減少370萬公噸,到2027~2028年實施碳費與總量管制雙軌制度。
未來透過6大部會的自主減碳與旗艦計劃,彭啓明表示,台灣空氣品質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有機會在2030年接近10微克( µg/m3),並在2035年近一步降到8微克。
此次在淨零12項關鍵事項再提出旗艦計劃,2030年政府投資將突破1兆元,且可以帶動民間投資5兆元,賴清德指出,如今台灣已經提出2032年與2035減碳目標,是向社會與國際展現責任的心。
總預算遭刪減,將衝擊各部會的減碳進展。(攝影:陳映璇)
總預算被刪,彭啓明:2030年減碳目標28±2%想改成±5%
不過未來的減碳仍有不少變數,環境部去年擬定2030年減碳目標,設定目標值從原本「±1」調整為「±2」,主要是因應國際政經新局勢、全球最新科技的瓶頸與突破、國內人工智慧(AI)技術用電需求與因應《財劃法》修正後,出現4%空間。
日前立法院三讀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由於今年度總預算遭刪除約2,075億元,刪減金額創下史上新高,各部會減碳與淨零預算也受影響。
彭啓明指出,環境部的氣候變遷署業務費被砍39%,勢必會衝擊國家與企業減碳權,另一方面與循環經濟攸關的資源循環署也被凍結86%,坦言「28%±2都想要改成加減5」,因為無論是跟產業還是業界互動,一定會有費用在裡面。
對此連錦漳也表示,此次經濟部的淨零投資減少10%,可能會衝擊5千家輔導企業減碳,除此之外也有節能家電凍結20%,因此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喊卡。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指出,農業部的旗艦計畫是從115年開始,因此還沒有受影響,但自主減碳就是使用114年度預算,雖然執行面沒有被刪減,但驅動執行面的差旅費由於立院通案刪減6成,國際合作跟國內企業、農民溝通都會受影響。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提到,受影響主要是建築部門,租金補貼無關淨零但攸關民生,淨零議題主要是前瞻預算部分,但目前立院尚未審查前瞻預算,也還無法執行;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也舉例公路局的公共運輸、電動巴士預算遭刪減,對運輸部門自主減量都有受影響。
對於總統府預算遭刪除凍結73%,多位民間委員也憂心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延續性以及是否會受影響,共同提案及參與連署的委員皆表示,主動放棄此次會議的出席費用,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也表示,賴清德承諾會將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