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深入研究自然碳匯後,決定優先投入藍碳復育,作為達成淨零目標的方式之一。 (攝影:莊閔茜)
為了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台灣大哥大積極投入固碳工作,12月初更與中興大學攜手合作紅樹林復育藍碳計劃,在廢棄魚塭種植3000株紅樹林。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目前種一株紅樹林要花一千元,期望未來能逐步降低成本,不僅能擴大生物多樣性效益,還有機會將成功經驗複製到台灣其他地區,並出口東南亞。
2025年提前達到RE17,台灣大投入海洋紅樹林固碳新藍海
台灣大哥大今(23日)攜手經濟日報共同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永續論壇」,以「原生.多樣.創新.共融—用科技守護美好」為主題,聚焦全球迫切的氣候危機、減碳解方,攜手產官學界專家,提出以科技驅動永續發展的新藍海。
台灣大哥大目標2040年實現RE100。林之晨表示,台灣大2024年再生能源電力占比已達10%,預計2025年能提前到17%,比原本15%提高兩個百分點,也希望能實現全球電動車倡議EV30的階段性目標。在基礎設施方面,現在遍布全台各地的上萬個基地台,也有近23%導入再生能源,且台灣大也提早6年實現機房(IDC)100%再生能源。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認為,應善加利用ICT資通技術解決方案帶來的排碳效益,結合5G、6G跟AI物聯網技術,並支持科學與產官學研究,為淨零找到解方。
台灣大除了積極投資儲能、淨零科技研發,已啟動「海洋藍碳」計畫,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並打造兼具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林之晨點出,藍碳碳移除能力是森林綠碳的4~6倍,相較於陸地上的樹木,紅樹林根系茂密、樹根體積愈大就有更好的固碳效益,紅樹林碳匯能力是一般樹林的6倍之多。
目前種一株紅樹林要花一千元台幣,也期望未來能近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規模效益。林之晨表示,目前全世界都要求企業朝向淨零排放前進,能夠以更低成本達到淨零,就有更高的競爭優勢,也希望能將新技術延伸到台灣其他地區,最後將經驗複製到東南亞市場。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認為,應善加利用ICT資通技術解決方案帶來的排碳效益。(攝影:莊閔茜)
森林、海洋等自然碳匯藉由吸碳固碳能力,已經成為全球淨零碳排的關鍵解方,目前環境部也正研擬藍碳方法學,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碳捕捉與封存是透過人為方法捕捉空氣中的碳,成本較高、普及還需要花5~10年,但氣候變遷不等人,自然碳匯是唯一可以立即移除碳的方式。
雖然森林綠碳技術成熟,但是綠碳面對最大的風險便是森林野火,尤其在氣候變遷下,山火的發生頻率跟規模愈演愈烈。相較之下,紅樹林、潮汐鹽沼、海草海洋碳匯就沒有山火風險,藍碳創造碳匯的每公噸單位成本較低,更可以實現碳匯與生物多樣性雙贏局面。
林幸助點出,目前由於藍碳具有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系服務附加價值,近兩年國際間藍碳均價每公噸13~35美元,近期更有高達40美元(約新台幣1,280元)案例,價格高且供不應求。
目前台灣規劃2030年增加34萬噸海洋碳匯增匯目標,並在2040年達到1,000萬噸,其中台灣藍碳分布較廣。林幸助研究指出,台灣面積最大藍碳生態系為「海草床」,但大多分布在東沙群島,因此最具潛力且極需復育的則是紅樹林,遍布台澎金馬共有939公頃,台南市、嘉義縣、彰化縣面積位居前三。
台灣藍碳分布較廣,面積最大藍碳生態系為「海草床」,但大多分布在東沙群島。圖為東沙綿延的海草床。(圖片來源:海保署)
推動海洋藍碳方法學,產官學界需攜手合作
未來若能擴大復育紅樹林,林幸助認為,將能夠活化西南沿海大面積的廢棄鹽田跟魚塭,提升碳匯、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也可以藉由跨領域合作,結合沿海社區培力,進一步推動碳權與國際合作。
雖然目前台灣藍碳方法學尚未完善。但林之晨認為,固碳顯現效益多是2035年之後,還有10年時間,現階段希望透過更多實驗,研究更多固碳方法與工具,研究如何讓紅樹林長得更好,隨著與學界持續推進研究,環境部藍碳方法學審查通過後,3年後台灣大就可以提列認證。
為追求高品質藍碳,需要產業、學界跟政府三方共同合作。企業可以提供資金,政府則是提供土地跟地方溝通,林幸助表示,海草與紅樹林等多在國家公園,政府需要先盤點能活化的區域,並協助與地方溝通,實現碳權後再妥善分配,才可以實現公正轉型。
在藍碳碳匯計劃中,學界也扮演重要角色。林幸助坦言,過去的許多生態爭議,往往源自於缺乏科學數據支持,因此學術界應該肩負提供量化數據和精確計算碳匯效益及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責任,藉此為相關議題提供有力的資料與研究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