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春獲選105年全國百大青農與IMV科技創新獎金競賽漁牧創新類第二名,寫下科技業轉行的成功典範。(來源:春發成實業提供)
在屏東縣長治鄉一個不起眼的豬舍裡,45歲的李榮春正忙碌著餵養他努力育成的小黑豬仔-台灣平埔黑豬。回憶起12年前投入養豬那股傻勁,當時聽到李榮春要去養豬的朋友,無不訝異!
李榮春從小生長的環境、求學過程,及後來的就業歷程,都跟養豬毫無關係。但他不但轉行成為專業「養豬戶」,獲選2016年全國百大青農,創造畜牧業首次入選的得獎殊榮,近年持續打造ESG淨零牧場的李榮春,2023年參加由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舉辦的第二屆IMV科技創新獎金競賽,也獲得「企業組漁牧創新類」第二名的肯定,寫下科技人轉行的成功典範。
從科技業轉行 無農業背景讓起步處處碰壁
由於父親在高雄經營鐵工廠,李榮春從國小就在鐵工廠幫忙。南亞工專畢業、退伍後,還是跟著父親做鐵工,後來轉戰到麥寮六輕時已經是年薪破百萬的師傅了。但六輕停工讓他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報考中山大學修習航空學程,結業後到長榮航空擔任飛機技師;後來的發展更是平順,奇美建廠時開始從基層做起,一直做到主管,直到2008年金融風暴,他察覺經濟不景氣即將來臨,沒等到公司裁員便自己先行離職。當時他開始有了從農的念頭。
李榮春認為台灣農業自給率低,極具發展潛力,卻沒想到沒有農業背景讓他在當時屏東縣長治鄉成立的農業科學園區處處碰壁,也曾在潮州一家養豬場,被想借重他管理經驗的老闆揶揄,「上市公司的主管不過如此爾爾」。受到刺激的李榮春興起自己創業養豬的想法,走上以企業化、數據化經營自己的養豬場的道路,他說:「我當時覺得出社會這麼久,在你這裡工作被看扁,那我就要做給你看!」
李榮春把以往的管理訓練運用在自己的養豬事業,透過數據化的管理,讓成果更容易落實及精確。
企業化管理養豬場 以黑豬育種獲選百大青農
離開潮州豬場的李榮春對自己是有自信的,於是把以往的管理訓練運用在養豬事業,透過數據化的管理、分層負責的制度,讓成果更容易落實及精確。除了導入企業化經營外,飼養的豬種則是另一個讓他站穩腳步的關鍵。考慮到產品競爭力,李榮春選擇走上黑豬育種這條路。會做黑豬育種是因為「在印象中台灣黑豬就是香甜好吃,很多傳統小吃,像是焢肉飯、肉圓、肉燥飯都是強調用黑豬肉作為原料,但這種味道漸漸消失,且純種的台灣黑豬好像也沒有了!」
李榮春與學者合作育出平埔黑豬,主打餵養過程全飼料,免去廚餘禁用的困擾。(來源:春發成實業提供)
以平埔黑豬育種獲選為105年全國百大青農的李榮春,要走這條路卻不簡單,他明白自己需要接受專業指導及鑽研知識才能提升能力,所以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開辦的「農民學院」,並在後來遇到台灣大學王佩華教授,王佩華在了解他的育種流程、對大數據的重視等觀念後,雙方一拍即合,並開始探尋台灣黑豬的基因定序。
李榮春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很少會有豬農有能力設一個研究部門,而他透過學術研究單位的幫助,等於擁有研究室,對於育種發展幫助極大。即使如此,這段過程仍然歷經10年時間,他說光是為了找基因,就淘汰掉將近300頭豬,花了半生積蓄300 萬元。
打造淨零牧場 創造環境永續價值面對市場競爭
在黑豬育種之後的下一個挑戰,是綠能科技的「ESG淨零牧場」。李榮春認為面對國際競爭,台灣養豬戶必定要找到自己的路,建立市場差異化,提高養豬價值。「所以原本育種是我養豬事業的中期發展計畫,但早已成為短期計畫了!」
李榮春將設備以IOT物聯網方式串聯,開發控制軟體,以即時管理污水自動化處理。 (來源:春發成實業提供)
李榮春的淨零牧場計畫從打造廢污水循環生態池開始,並且透過沼氣回收再利用於仔豬保溫,改善豬舍環境、廢污水處理、溫室氣體排放等問題。在過程中針對維持曝氣池溶氧量、定期回抽排泥、水資源回收再利用。李榮春再次導入科技管理概念,重新設計管路流向,安裝電磁閥、溶氧計及流量計,並將設備以IOT物聯網方式串聯,開發控制軟體,以即時管理污水自動化處理。
節省電費、改善環境,還衍生堆肥出售的效益,李榮春以自己牧場作為研發舞台打造的「解決方案」,具備建置成本相對較低、易推廣給更多中小型牧場的市場可能性,在IMV科技創新獎金的評審訪查時,也獲得正面的肯定評價。
「我們把養豬場的污水處理打造成環保、永續循環,甚至可以做為食農教育的場域,我們定期在旁邊辦烤肉、辦活動,也不會有以往對養豬場的厭惡感。」李榮春說,讓更多沒有從事畜牧業的朋友了解,其實環保、環境永續、跟養豬事業是可以結為一體的,讓這個環境更為永續發展,對於畜牧業的發展,絕對是一件好事,也是他在自有Odiva平埔黑豬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重要的一項永續工程。
※ 本文經授權轉載《商周ESG》,原文出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