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RECCESSARY)
在全球減碳行動加速趨勢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已成為企業邁向淨零的重要標準,並吸引許多台灣企業加入。但SBTi是如何確保企業目標符合科學基準?審核流程又有哪些步驟?《RECCESSARY》整理SBTi的背景、審核機制與企業參與情況,帶您一篇看懂。
Q1:什麼是SBTi?
SBTi全名「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是一個全球減碳框架,目的是協助企業設立符合《巴黎協定》1.5°C升溫控制目標的淨零標準。SBTi為企業提供清晰的指導方針,幫助其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降低氣候變遷對業務的潛在影響。
透過SBTi的審核與認證,企業可以制定有科學依據的減碳目標。目前已有眾多大型企業,涵蓋製造、科技、零售等產業都選擇加入SBTi,以強化自身在永續發展上的承諾。
Q2:SBTi如何申請?
SBTi的申請流程,主要分為以下5個步驟:
1. 簽署承諾(Commit)
由企業寫信告知SBTi組織,承諾設立以科學為基礎的減碳目標。SBTi確認後會在網站對外發布。
2. 建立目標(Develop)
企業需依據SBTi標準,在2年內制訂符合業務需求的具體減碳目標。這一步通常需要深入的數據分析和內部討論,以確保目標符合SBTi要求。
3. 提交目標(Submit)
企業提交減碳目標至SBTi,並繳交相關文件與審核費用。SBTi審核後會通知企業減碳目標是否通過認證,若沒通過將溝通修改調整。SBTi指出,從提交目標到完成審核約需1個月的作業時間。
4. 公布目標(Communicate)
審核通過後,SBTi將於網站上公布企業名稱及減碳目標,並授權企業使用SBTi標誌。企業也必須在6個月內對外公布。
5. 揭露進度(Disclose)
如實回報企業碳排放量,並每年追蹤目標執行進度,並依規定每5年重新審核或做目標調整。
SBTi的申請流程主要有5個步驟。(製圖:RECCESSARY;資料來源:SBTi)
Q3:SBTi審核項目有哪些?
SBTi的審核項目主要檢查企業的減碳目標是否符合其標準,並與《巴黎協定》控制全球升溫在1.5°C或2°C以內的目標一致。具體審核項目包括:
1. 界定時限(Timeframe)
SBTi會審核企業的基準年和該年排放值,並要求目標年設定在提交審核日期後的5年至10年內。
2. 界定範疇(Science-based target boundary)
減碳目標需涵蓋企業所有範疇一、範疇二的排放量。若範疇三的排放量超過總排放量的40%,也必須納入其中。
3. 減碳雄心(Ambition)
SBTi會查驗企業的減碳目標有足夠雄心。範疇一和範疇二需符合「將升溫控制在1.5°C內」的情境,而範疇三則須符合「控制在遠低於2°C內」的標準。如果目標不夠積極,SBTi可能會建議調整。
4. 範疇二準則(Scope 2)
企業需公開其範疇二的碳排放計算方式。
5. 範疇三準則(Scope 3)
企業必須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辨識範疇三的排放量。若範疇三排放量超過總排放量的40%則需設定排放目標,且其邊界應覆蓋至少3分之2的總排放量。
6. 呈報(Reporting)
企業每年必須公開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及減碳進度,確保透明度,便於外界監督,持續推動減碳行動。
7. 重新計算(Recalculation)
若組織架構、基準年或計算方法有重大變更,或範疇三排放量達到40%的門檻,企業須重新計算並調整減碳目標,以符合最新標準。
Q4:SBTi減碳目標設立方法?
1. 部門基礎法(Sector-based Approach)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預設情境,將全球碳預算分配至各業別,再依據各企業的歷史碳排放量、產量等因素,制定企業的減碳目標。這種方法允許總碳排放量微幅增加,但要求降低排放強度。例如,一間食品飲料企業可承諾在2014年至2020年間,減少範疇一和範疇二的絕對溫室氣體排放量12%。
2. 絕對基礎設定法(Absolute Contraction Approach)
不分產業別,企業的減碳比例與全球減碳目標一致,要求每年總碳排放量持續下降。此方法以科學報告中的絕對減碳量為基準。舉個範例,房地產企業可承諾至2030年將每平方公尺的範疇一和範疇二排放量較2017年基準年減少35%。
2. 經濟基礎設定法(Economic-based Approach)
企業的碳預算占全球碳預算的比例,應與其營收在全球GDP中比例相符。此方法根據每單位附加價值的碳排放量制定減碳路徑,使減碳與經濟價值產出相關。總碳排放量可微幅增加,但排放強度需降低。例如戶外電力產品製造商可承諾,到2020年將每單位增加值的範疇一和範疇二排放量較2015年基準年減少30%。
SBTi目標設立方法主要有3種,減排要求規定各不相同。(製圖:RECCESSARY)
Q5:SBTi可獲碳費折扣,台灣與全球企業加入現況?
根據SBTi官網持續更新的動態儀表板,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有9,557家企業加入SBTi,其中3,590家承諾實現淨零排放,6,627家設有基於科學基礎的減排目標。
這些企業包括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宜家(IKEA)、豐田汽車(Toyota)和匯豐銀行(HSBC)等多家知名公司。例如蘋果就在2021年承諾到2030年將範疇一、範疇二及範疇三的絕對碳排量較2019年基準年減少62%。宜家則設立了短、中、長期目標,計劃到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至於台灣企業加入情況如何?根據台灣企業減碳行動資料庫統計,自2019年至今年1月,共有136家公司提交或更新SBTi申請,其中製造業占92家,已有43家通過審查。
其中台達電、大江生醫等74家公司進一步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規劃,目前奇美實業、台達電、和昕精密、昆兆益、歐萊德等5家製造業業者已確立2050年淨零目標,元太科技更確立2040年淨零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預計2026年開始收碳費,一般費率每噸300元,優惠費率A、B兩種方案分別為50元和100元,預計2025年試申報。若企業有加入SBTi減碳目標,可申請優惠費率,鼓勵企業自主減量。
台灣企業申請SBTi情形
編號 |
承諾訂定廠商 |
提出/更新年份 |
通過SBTi審查 |
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規劃 |
1 |
光寶科技 |
2019 |
o |
o |
2 |
台灣水泥 |
2020 |
o |
- |
3 |
研華科技 |
2021 |
o |
- |
4 |
日月光 |
2021 |
o |
o |
5 |
亞洲水泥 |
2021 |
o |
- |
6 |
友達光電 |
2021 |
o |
- |
7 |
華美光學 |
2021 |
o |
- |
8 |
信義房屋 |
2021 |
o |
- |
9 |
大江生醫 |
2021 |
o |
o |
10 |
宏碁 |
2022 |
- |
- |
11 |
世洋科技 |
2022 |
- |
o |
12 |
台灣微轉 |
2022 |
o |
- |
13 |
智易科技 |
2022 |
- |
o |
14 |
文肅有限公司 |
2022 |
o |
- |
15 |
中華工程 |
2022 |
- |
o |
16 |
國泰金控 |
2022 |
o |
o |
17 |
彰化商銀 |
2022 |
- |
- |
18 |
群光電子 |
2022 |
o |
- |
19 |
群光電能 |
2022 |
o |
- |
20 |
中華航空 |
2022 |
- |
o |
21 |
中華開發金控 |
2022 |
- |
o |
22 |
仁寶電腦 |
2022 |
- |
o |
23 |
中強光電 |
2022 |
- |
- |
24 |
中鼎工程 |
2022 |
- |
o |
25 |
達方電子 |
2022 |
- |
- |
26 |
台達電子 |
2022 |
o |
o |
27 |
玉山金控 |
2022 |
o |
o |
28 |
長榮航空 |
2022 |
- |
o |
29 |
第一金控 |
2022 |
- |
o |
30 |
薩摩亞商旺隆發展 |
2022 |
- |
o |
31 |
富順纖維 |
2022 |
- |
- |
32 |
富邦金控 |
2022 |
o |
o |
33 |
業成控股 |
2022 |
- |
o |
34 |
龍偉實業 |
2022 |
- |
o |
35 |
momo富邦媒體科技 |
2022 |
- |
- |
36 |
南亞科技 |
2022 |
o |
- |
37 |
新金寶集團 |
2022 |
- |
- |
38 |
歐萊德 |
2022 |
o |
o |
39 |
和碩聯合科技 |
2022 |
- |
- |
40 |
全業紡織 |
2022 |
- |
o |
41 |
佳世達 |
2022 |
- |
o |
42 |
廣達電腦 |
2022 |
- |
o |
43 |
翔鑫堡 |
2022 |
- |
o |
44 |
瑞振工業 |
2022 |
- |
|
45 |
精元電腦 |
2022 |
- |
o |
46 |
台新金控 |
2022 |
o |
o |
47 |
台灣百和工業 |
2022 |
- |
o |
48 |
崇越科技 |
2022 |
- |
o |
49 |
冠捷科技 |
2022 |
o |
- |
50 |
政伸企業 |
2022 |
- |
- |
51 |
聯華電子 |
2022 |
o |
o |
52 |
博仲法律事務所 |
2022 |
o |
- |
53 |
緯創資通 |
2022 |
- |
- |
54 |
元大金控 |
2022 |
o |
o |
55 |
康舒科技 |
2023 |
o |
- |
56 |
亞源科技 |
2023 |
- |
|
57 |
信驊科技 |
2023 |
o |
- |
58 |
華碩電腦 |
2023 |
o |
o |
59 |
雙鴻科技 |
2023 |
- |
o |
60 |
可成科技 |
2023 |
- |
o |
61 |
加百裕工業 |
2023 |
o |
- |
62 |
正崴精密 |
2023 |
o |
- |
63 |
將寶實業 |
2023 |
- |
o |
64 |
奇美實業 |
2023 |
o |
o |
65 |
中華紙漿 |
2023 |
- |
o |
66 |
中華電信 |
2023 |
o |
o |
67 |
中國信託 |
2023 |
o |
o |
68 |
深圳正峰印刷 |
2023 |
- |
o |
69 |
定穎投資控股 |
2023 |
- |
- |
70 |
元太科技 |
2023 |
o |
o |
71 |
富采投資控股 |
2023 |
- |
o |
72 |
長榮海運 |
2023 |
- |
o |
73 |
遠東新 |
2023 |
- |
o |
74 |
遠傳電信 |
2023 |
o |
|
75 |
福懋科技 |
2023 |
o |
- |
76 |
台灣化學纖維 |
2023 |
o |
- |
77 |
福爾摩沙氣候智慧服務 |
2023 |
o |
o |
78 |
台塑 |
2023 |
o |
- |
79 |
台塑勝高科技 |
2023 |
o |
- |
80 |
福懋興業 |
2023 |
o |
- |
81 |
越南鈺齊鞋業 |
2023 |
- |
o |
82 |
環球購物中心 |
2023 |
o |
- |
83 |
創意電子 |
2023 |
- |
o |
84 |
金像電子 |
2023 |
- |
- |
85 |
葡萄王生技 |
2023 |
- |
o |
86 |
上銀科技 |
2023 |
- |
o |
87 |
鴻海 |
2023 |
o |
o |
88 |
和昕精密 |
2023 |
o |
o |
89 |
宏達電 |
2023 |
- |
o |
90 |
國票金控 |
2023 |
- |
o |
91 |
群創光電 |
2023 |
o |
- |
92 |
富日國際 |
2023 |
o |
- |
93 |
久鼎金屬實業 |
2023 |
o |
- |
94 |
昆兆益精密工業 |
2023 |
o |
o |
95 |
根基營造 |
2023 |
- |
- |
96 |
冠德建設 |
2023 |
o |
- |
97 |
衛福部雙和醫院 |
2023 |
- |
o |
98 |
兆豐金控 |
2023 |
- |
o |
99 |
綿春纖維 |
2023 |
- |
o |
100 |
微星科技 |
2023 |
- |
- |
101 |
四零四科技 |
2023 |
- |
o |
102 |
寶成國際集團緬甸廠 |
2023 |
- |
- |
103 |
南山人壽 |
2023 |
- |
o |
104 |
南亞塑膠 |
2023 |
o |
- |
105 |
南亞電路板 |
2023 |
o |
- |
106 |
致伸科技(CQ) |
2023 |
o |
- |
107 |
致伸科技(KS) |
2023 |
o |
- |
108 |
三芳化學工業 |
2023 |
- |
- |
109 |
中磊電子 |
2023 |
- |
- |
110 |
新光金控 |
2023 |
- |
o |
111 |
新日興 |
2023 |
- |
o |
112 |
新光合成纖維 |
2023 |
- |
o |
113 |
閎暉實業 |
2023 |
- |
o |
114 |
新普科技 |
2023 |
o |
- |
115 |
中美矽晶製品 |
2023 |
- |
- |
116 |
辰達國際 |
2023 |
- |
- |
117 |
建準電機工業 |
2023 |
- |
o |
118 |
信錦企業 |
2023 |
- |
o |
119 |
寀奕國際 |
2023 |
- |
- |
120 |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 |
2023 |
- |
o |
121 |
合庫金控 |
2023 |
o |
o |
122 |
台灣大哥大 |
2023 |
o |
o |
123 |
志超科技 |
2023 |
- |
o |
124 |
彥豪金屬工業 |
2023 |
o |
- |
125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
2023 |
- |
o |
126 |
宸鴻集團 |
2023 |
- |
- |
127 |
盈絲實業 |
2023 |
o |
- |
128 |
鋐光實業 |
2023 |
o |
- |
129 |
啟碁科技 |
2023 |
- |
o |
130 |
緯穎科技服務 |
2023 |
o |
- |
131 |
合勤集團 |
2023 |
- |
o |
132 |
嘉新水泥 |
2024 |
o |
- |
133 |
中華汽車 |
2024 |
- |
- |
134 |
和友紡織 |
2024 |
o |
- |
135 |
美律實業 |
2024 |
- |
- |
136 |
永豐金融控股 |
2024 |
o |
o |
資料來源:台灣企業減碳行動資料庫(截至2024年1月統計)
儘管採用SBTi目標的企業被視為氣候行動的先驅,卻有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表示範疇三的減排挑戰極大,成為設定淨零目標的主要阻礙。今年SBTi研擬放寬範疇三的碳權應用引發廣泛議論,未來全球減碳框架如何變化,仍是企業關注的焦點。
《RECCESSARY》透過時事更新、整理市場數據、分享企業案例及舉辦研討會,持續提供最新企業減碳資訊。加入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最新淨零規範發展趨勢,共同邁向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
資料來源:SBTi、台灣企業減碳行動資料庫、台灣環境管理會計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