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碳代價多少?環境部正研擬碳定價有關機制,預計今(2024)年首季公告碳費收費方式。為促進產官學研交流,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攜手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2月20日舉辦「台灣風險社會論壇:碳費徵收與永續治理」,為碳定價政策的參與創造多元對話平台。
碳費費率最快今年首季公告 企業自主減量可享優惠
目前國際主要實施的碳定價機制,以碳稅或碳費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為主,但因各國計算方式不同,碳價存在顯著差距。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說明,台灣最早於2006年開始,由立法院提出能源稅草案,歷經長時間討論,行政院2020年核定《能源轉型白皮書》,其中包括政策影響及擬訂配套,但因尚未獲共識,至今仍未付諸實行。總量管制方面,我國2015年參考歐盟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23年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新增碳費機制。
蔡玲儀表示,台灣在碳定價策略上接軌國際刻不容緩,政府將穩健推行碳費,同時規劃中長期策略。她強調,徵碳費目的不是收錢而是減碳,氣候法同時開放企業「自主減量」,不論是用綠電或改善製程,只要達成指定減量目標,可享優惠費率,惟目標須明確且符合國家減碳路徑。具體徵收多少費率將由審議會討論,參酌國際實施情形,並由環境部核定。
台大舉辦碳定價政策論壇,邀產官學界面對面溝通(攝影:陳又嘉)
排除電力業直接排放無助轉型 學者籲改為上游徵費
針對現行規劃的碳費制度,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提出有待修正內容。首先是採取下游課徵的方式,而非從源頭收費,且不對上游電力業者、運輸部門、住商部門等大排放源徵費,預計增加交易及執行成本,無助電力部門轉型。再者,今年1月3日公布的碳費初步規劃中,排放量先扣減2.5萬公噸再計算的方式引起爭議,蕭代基指出,低碳費再加上此免費額度,恐致業者失去減碳誘因,且將此免費標準用於高排放密集產業,缺乏公平性。
他建議碳費應改為碳稅,台灣也可推出自己的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並在上游端課稅,也應針對高排放密集產業的製程排放。而碳稅收入可返還人民,或成立公正轉型基金,改善所得分配不均。蕭代基表示,目前全球碳預算約只剩8年,此後新增的排放量就是「碳債」,若不盡快除碳,只怕更難償還。
台灣將開徵碳費,第一階段鎖定鋼鐵業等碳排大戶(圖片來源:iStock)
碳費首階段瞄準碳排大戶 鋼鐵、水泥業主張公平競爭
碳費將分階段上路,首批鎖定年CO2e(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2.5萬噸以上碳排大戶,包括半導體、水泥、鋼鐵等產業,其中台泥邱鈺文資深協理代表水泥公會呼籲政府,應也向進口水泥熟料收費,除公平競爭原則外,也有助避免碳洩漏。他指出,台灣一年水泥用量約1,200萬至1,300萬噸,進口水泥熟料占比就達25%。中鋼吳一民處長代表鋼鐵公會表示,碳費費率應接軌主要國家,讓業者站在公平競爭線上。他指出,全球鋼鐵業正努力減碳,日本雖喊出2030減碳30%目標,卻是以減產為策略,因該國出口將被中國取代,日本具高能效的鋼鐵減少,反推升碳洩漏風險。
碳費應以保護國內產業為優先 助企業減低碳成本風險
台灣以出口為導向,政府期盼透過碳定價協助國內廠商因應國際CBAM趨勢,經濟部綜合規劃司司長莊銘池談到,在碳價制定上,須考量競爭國家實質的碳定價負擔及納管範疇,例如南韓碳價雖折合新台幣約250元,但有90%免費核配,每噸碳負擔成本僅約22元,如何在收碳費同時保障國內相同產業成為重要課題。他強調,碳費不是要懲罰企業排放,而是有效引導產業減碳,並將考量到財務可預期性,降低碳成本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