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是推動國內太陽能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圖片來源:pixabay)
經濟部12日預告2025年度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草案,太陽能除了小型屋頂型躉購費率持平外,其餘級距維持穩定降幅。自2010年起推行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Feed-in Tariff, FIT)是推動國內太陽能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近期國內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由於妨害地方再生能源發展的「綠能蟑螂」橫行,加上台電長年收購綠電加劇財務壓力,掀起「再生能源躉購費率是否退場」的討論,引起業界高度關注。《RECCESSARY》訪問再生能源業者與學者意見,並借鏡國外的經驗,分析現有躉購費率制度的問題,以及針對退場應建立哪些配套機制,共分成2篇討論。
躉購費率無法發揮市場供需平衡,影響綠電自由化價格
所謂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制度(Feed in Tariff,FIT),即是政府為推廣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新興再生能源技術,自2010年開始實施「保證收購」20年電力的躉購費率制度。台電將依照當年費率收購再生能源電廠電力,開發商不用擔心費率逐年下降、收益會跟著減少,且有了政府保證收購也能說服銀行參與融資,加速再生能源裝置量。
不過隨著太陽能技術日益成熟,發電成本降低,是否還需要政府長達20年的保證電力收購引議論,尤其台灣離岸風電已經市場化,如今離岸風電第三期區塊開發風場收益來源,已經從政府保證收購,轉成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
再加上綠電躉購費率補助利益大,也讓許多人想從中圖利,導致「綠能蟑螂」橫行。天泰能源董事長陳坤宏表示,躉購費率制度最大問題在於,台電以每度4~6元收購太陽能,綠電費用高又有許多弊案發生,導致民眾對再生能源信心程度下降。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中舜點出,當前躉購費率是由政府與開發商談判而來,台電與用戶皆無參與討論的空間,因為缺乏價格機制,導致市場供需無法發揮應有的平衡作用,最後由台電扛下所有採購綠電支出。陳中舜直言,躉購費率帶來的合理報酬率不利於市場競爭,相當於保障低效率,造成無競爭力的市場環境。
躉購費率也會衝擊綠電自由市場的太陽能電價,根據最新2025年太陽能躉購費率草案,價格落在每度3.5~5.7元,相較之下市面太陽能綠電價格落在每度5.4~5.5元左右。陳中舜表示,躉購費率制度是吸引開發商訂定,自然設有較高的價格,加上用電大戶繳納代金是以每度電4元作為參考價,當參考價高,導致賣到自由市場的綠電價格只會漲,不會跌。
台灣再生能源建置成本之所以高昂,原因在於不可見的「軟成本」。 (圖片來源:pixabay)
對於現行躉購費率制度,專家與學者提出了2個建議方向:
建議1:導入競標機制的能源專區,避免地方勢力介入
陳中舜建議,政府應逐步放寬管制並建立可競爭的市場機制,才可避免台電持續虧損。
事實上,台電早期躉購費率制度就有競標選項,2017年嘉義鹽田光電案場便是成功案例。陳坤宏表示,當時政府率先盤點國有廢棄鹽田,整合土地並設定好土地回饋金,再開放全台業者來投標,最後速力(後更名韋能能源)與天泰分別以每度2.6元、3.5元得標,綠電價格直逼台灣平均電價,且由政府出面,解決了業者頭痛多年的土地與回饋金相關問題。
對此陳坤宏認為,在躉購費率退場前,可回過頭審視2017年與2018年的競標制度,讓太陽能業者在可控的環境下試水溫,降低反彈聲浪,也能避免官商勾結與地方勢力介入的機會。
陳坤宏指出,台電早期的躉購費率制度有競標選項,嘉義鹽田光電案場便是成功案例。(圖片來源:韋能能源官網)
「台灣再生能源建置成本之所以高昂,原因在於不可見的『軟成本』,由於土地有限,所有問題歸納起來都是源自土地。」陳中舜也引述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2022年的報告建議,應由政府提供土地、出面解決相關爭議後設置再生能源、低碳能源專區,才可加速綠能發展。
陳中舜認為,太陽能與離岸風電技術成熟,只需要一個正常的市場即可運作,可以把躉購費率的資金省下推動碳捕捉(CCS)、生質能與氫能等新興技術。他也點出,現在國外也僅有屋頂型小型案場走躉購費率制度,且多是先自發自用,再將餘電出售電網。
只是現階段由於台灣躉購費率逐年下降,已有3成建置量不走躉購機制,改進入自由市場。經濟部受訪指出,當市場越成熟,躉購制度便能退場,若現在全面採競標機制,部分低級距仍需價格誘因的業者恐怕就無法進入市場,意味躉購制度若太快退場,可能會衝擊再生能源的建置。
對太陽能業者來說,市場化也有其挑戰。陳坤宏表示,相較於投資動輒幾百億元、由大型開發商主導的離岸風電市場,台灣太陽能產業多為「庶民經濟」,中小企業都可以參與,如今台灣已經有6萬多座太陽能案場。
若躉購費率在無配套機制下退場,對於信用評級較低的中小企業將首當其衝。陳坤宏表示,銀行團對於再生能源融資首先考量財務模型,但「沒有一間售電業的規模比得過台電,考驗金融體系對再生能源的支持力道。」
建議2:開放電證分離制度,打造靈活電力市場
專家則認為台灣未來電力市場的走向,關鍵在於「如何有效率地使用綠電」。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22年針對低碳電力提出的5種銷售方式,包括現地建造、能源屬性證書(EAC)、時間依賴型能源屬性證書(T-EAC)、電力購買協議、綠色電價與綠色電力產品。
台灣目前僅滿足現地建造與購電協議,陳中舜認為,購電協議多為長期合約,需要考量買賣雙方的信評,不適合中小企業。若將來躉購費率逐漸退場,台灣走向綠電市場化,台灣也應遵循IEA建議。
(資料提供:陳中舜。製表:RECCESSARY)
陳中舜認為,目前台灣則較有機會推出「綠色電價」制度,也就是經濟部先前提出的電價分級制度「電力分艙」,將電價分成綠電、低碳與一般電力,依照不同資費方案有不同價格,既不需要考慮再生能源業者與企業的信評,台電也易於實施。
另一方面,他呼籲台灣開放再生能源「電證分離」制度,提升企業採購綠電的彈性,「綠電不管在哪裡用掉就是用掉,最終都會算到台灣電力排碳係數中。」如今綠電需求與供給都可見,若交易量有限,就是制度面出了問題。
藉由導入5種商品機制,公開價格、數量與時間,有助打造更靈活電力市場,形成明確的「價格訊號」。陳中舜指出,這樣就不用參考躉購費率與代金的價格,公開透明所有資訊,使各類低碳能源都能被最有效的利用,還能讓供需在市場上各取所需。
※ 本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