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3月16日公佈了《淨零工業法》,提出一系列新措施,包括強化綠色技術、確保原物料供應自主性、簡化綠能投資程序等。該法案旨在將潔淨技術製造業維持在歐洲範圍內,到2030年內滿足每年至少40%的太陽能模組和電池等關鍵技術部署需求,以在全球保護主義趨勢下找到與美中兩國競爭並保持地位的方法。
針對歐盟的新方案,反應喜憂參半。部分行業表示歡迎,另一部分則認為這些努力遠不及美國去年底提出的《降低通膨法案》。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智庫Bruegel形容歐盟計劃中的應對措施為「毫不掩飾的保護主義」。
部分產業組織和專家表示,樂見歐盟採取行動,但對一些細節感到擔憂。諮詢公司 FleishmanHillard EU的能源和氣候主管馬克西莫·米奇尼利(Maximo Miccinilli)表示:「歐洲仍然落後,原因在於美國法案的架構更容易應用,也更容易獲得資金。」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肯定歐盟法案在保護關鍵物料上的戰略,但仍指出目前的政策不符合需求。該組織表示,歐盟仍缺乏稅收抵免或補貼,這會導致成員國之間為了尋求投資而引起的「錯位」競爭。
此法案仍需得到議會和成員國的批准,並可能在實施前進行修改。
拜登的《降低通膨法案》最初遭到歐盟官員的嚴厲譴責,不過他們後來改變了態度,強調歐盟單一市場的實力以及其自身對企業的財政激勵措施的規模。美國和歐盟也努力在特定領域找到共同目標。
歐盟的27個成員國正努力奪回它曾佔據優勢但如今輸給中國的行業份額,例如太陽能。同時也試圖避免在熱泵、電解槽和碳捕獲與儲能等新興領域再度落後,這些領域被視為未來十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
目前,歐盟生產的太陽能模組僅佔其安裝量的10%左右。根據歐盟2020年的統計顯示,中國是全球產業主要供應商,生產了三分之二的關鍵原料。
能源價格是另一個使歐盟呈現頹勢的領域。烏俄戰爭導致電力和天然氣價格飆升,雖然緊急措施和暖冬讓價格已經回落,但仍遠高於美國和中國。歐盟在本週也祭出了一項穩定共同電力市場波動的措施,但未能實現電力市場的徹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