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童子賢入列!賴清德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專家籲優先進行三件事

總統府19日舉行「信賴新政 時代新台灣」就職滿月記者會,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鎖定氣候變遷、全社會防衛、健康台灣。(圖片來源:總統府)

總統賴清德明(20日)上任滿一個月,總統府今(19日)舉行「信賴新政 時代新台灣」就職滿月記者會,會中宣布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其中在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更找來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希望透過不分黨派、意見參與,加強社會溝通,並加快碳定價執行。

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找來三位副召集人

賴清德第一個先宣布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凸顯氣候變遷議題的重要與急迫性。賴清德提到,在美日韓等先進民主國家,都有在總統或總理的層級成立因應氣候變遷單位,來面對極端氣候的問題,尤其去年是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炎熱的夏天,亞洲還是氣候災害的重災區。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賴清德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包含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共三位。

該委員會聚焦七大主軸:

  1. 淨零路徑
  2. 多元綠能減碳科技
  3. 綠色數位雙軸轉型
  4. 永續綠生活
  5. 公正轉型
  6. 綠色永續金融
  7. 國土永續調適韌性

賴清德強調,「淨零轉型不是理念倡議,是一個必然的未來,」接下來將從能源、產業、金融與日常生活方面進行變革。未來三個委員會固定每季召開一次會議,並設定三大目標:

  1. 加強社會溝通:擬邀請不分黨派與不同意見人士參與。
  2. 加速政策落實: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來看,希望碳定價能儘速有結果並執行。
  3. 加大社會參與與驗證:以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來看,除了目標設定外,也會進行小規模無劇本演練,讓會中討論能夠具體落實。

(圖片來源:賴清德臉書)

委員會如何跟政策對接?專家建議優先處理三件事

看待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副召集人選,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討論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憂喜參半,好的是產官學平衡,無論社會、商機到技術面向都可以討論。

值得憂心的是,過去童子賢支持核能來減碳,廖俊智看好去碳燃氫技術是淨零救星等立場鮮明,不少環保團體對此提出疑慮,也偏離國際淨零趨勢,未來委員會如何處理這些議題將是挑戰。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如圖)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之一。(攝影:陳映璇)

另一方面,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已初步提出七大主軸,但具體如何對接相關政策是接下來觀察的重點。若以議題的重要與急迫性來看,趙家緯認為委員會應優先關注三件事:

第一,針對碳費有更清楚的時程與方向。例如委員會可訂出碳費須在第四季前出爐,接著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就能依照時程來推動與決定。

第二,12項淨零關鍵戰略,應把「高耗能產業」納入。針對高耗能產業擬定低碳轉型策略,透過委員會產生政策框架,再交由相關部會來落實。

第三,制定新一波的淨零預算。因應淨零轉型,政府已在2022年規劃在2030年前投入約9,000億元預算,換算下來每年約1,000億預算,針對預算執行的狀況,是否需要增減,可進一步審視。

最後,外界關注委員會特別邀請童子賢加入,是否意味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進行修正,賴清德強調,成立委員會一大目的是加強社會對話,未來盼不同的意見,都能在該平台進行溝通。

相關主題
海運業淨零轉型在即!航運碳稅為何重要?稅率多少合適?各方意見一文整理
服役40年!核三廠一號機今起降轉準備停機,綠能及大潭機組接棒供電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