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ESG基金、綠色信用卡注意了!金管會發布五大漂綠指引,哪些產品描述可能踩紅線?

未來金融機構對外做出「永續」或「綠色」相關聲明須遵守5大原則。(圖片來源:istock)

金管會於5月30日發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並於該指引中提供相關例示,協助金融機構自我檢視,以維持大眾的信心及提醒金融機構注意避免可能涉及的「漂綠」行為。

金管會發布5大漂綠指引,預防誇大訊息、不宜選擇性揭露

金管會表示,該指引所稱「漂綠」,指金融機構在永續相關的聲明、行動或陳述中,提供無法讓人清楚理解或過於誇大的訊息,或僅選擇性揭露正面影響或缺乏證據支持其永續特徵的訊息,進而誤導金融消費者、投資人或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判斷。

未來金融機構對外做出「永續」或「綠色」相關聲明(含文宣、廣告或任何形式的聲明)時,宜注意聲明的正確性、完整性、可比較性及符合下列5大原則:

1.聲明宜真實正確且有證據支持,並定期審視其正確性:包括聲明宜具真實與正確性,在提出時就有充分、具相關性且屬公開可驗證的證據支持,並定期審查和更新。

2. 聲明宜直接,並易於理解:包括陳述方式宜直接且易於理解,避免使用難以理解的術語及模糊或籠統的語言,並確保視覺元素與聲明一致。

3. 聲明內容宜完整,不遺漏或隱藏重要訊息:包括聲明宜是綜整所有永續特徵相關內容,不宜僅象徵性揭露或選擇性揭露,且若聲明只在某些條件下適用,宜清楚說明限制,同時不宜僅以碳抵換方式宣稱具永續特徵。

4. 聲明涉及比較時,宜公平且具可比性:包括比較的基礎宜公平,並敘明比較方法;如業者或其商品及服務僅是符合法令最低標準,在比較時就不宜讓消費者認為其永續特徵優於同業。金融機構並宜適時監控行銷活動,避免出現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5. 聲明宜確保符合永續相關規範:包括確保永續金融商品資訊揭露及投資決策過程符合永續規範;若金融商品只有在特定時間段具永續特徵,業者宜清楚說明;若金融業使用外部永續發展相關數據、分析及評級,則宜先進行盡職調查。

企業如何自我檢視防漂綠? 立即下載RECCESSARY最新報告《漂綠議題大揭秘》

避免落入漂綠嫌疑,金管會叮嚀:須經第三方驗證

為讓金融業更容易理解上面這些原則,金管會參考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的作法,在該指引中提供10個非真實例示供金融機構參考,協助金融機構避免落入漂綠的疑慮。

舉例來說,A銀行提供永續發展相關之貸款或債券等資金,向排放密集型企業提供「轉型融資」,但接受融資的公司缺乏可信的減排策略或轉型計畫。

或是B公司宣稱提供「最環保綠色信用卡」,但沒有資訊支持它跟其他綠色信用卡的比較,如何對環境產生「最」正面的影響。或是C公司聲稱其ESG基金可以減緩地球暖化,但它未跟投資人說明其投資組合僅看範疇1碳排,未對範疇2及3進行碳排比較,沒有說明限制條件與解釋技術術語。

最後金管會提醒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商品及服務並做出「永續」或「綠色」的相關聲明前,宜依內部權責劃分規定,經內部覆核或外部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並持續監督是否符合相關聲明,也宜透過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機制,定期檢視自身「永續」或「綠色」聲明的內容與實際情形是否相符,將ESG納入營運及風險管理的決策流程,並配置充分人力及給予人員必要的訓練。

相關主題
南韓拚2038年七成無碳能源,擴大綠電、核電滿足半導體與資料中心需求
2025年起進入AI爆炸期!成為供電最大變數,「最懂半導體」的經濟部長如何接招?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