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再生燃料的優缺點、為何會陷入爭議,重點一次看。(製圖:RECCESSARY;圖片來源:Pixabay)
固體再生燃料(SRF)被認為是減碳和垃圾「轉廢為能」的方法,但也因為伴隨空氣污染,陷入「是否為綠能」爭議,被外界放大檢視。《RECCESSARY》特別整理SRF優缺點與法規現況,帶領讀者認識SRF。
什麼是SRF固體再生燃料?
固體再生燃料(Solid recovered fuel,SRF)是將廢棄物轉換成「燃料」,用來取代傳統的化石燃料,以降低碳排放與垃圾堆積。
SRF主要以廢紙、廢棄塑膠、廢木材等適合燃燒且不有害的物質組成,經過分選、破碎、純化與混合做成燃料,堪稱具有低環境衝擊、低燃料成本、並可應用於高能源效率鍋爐及燃燒設施等3大優勢。
根據環境部2024年9月計算,目前台灣主要將SRF用於取代燃煤,已有30萬噸的SRF燃料取代燃煤,尚未用於發電用途。
SRF來源有哪些?
目前台灣SRF產業鏈包括:產源、製造端、使用設施(鍋爐/電廠)及衍生灰渣再利用。
SRF原料來自於工業廢棄物,主要是沒有辦法回收再利用、分類無經濟效益的廢棄物。並非所有廢棄物都可以轉化為SRF,一般以廢塑膠、廢橡膠、廢人造纖維、紡織廢棄物等高石化產品為主。
目前台灣也期許「事業廢棄物」可以成為SRF燃料來源。環境部指出,台灣每年焚化爐處理量達650萬噸,其中有470萬噸為家戶垃圾,180萬噸是一般事業廢棄物,近年來事業廢棄物已排擠到家戶垃圾處理量,並期許將來事業廢棄物可轉移到SRF廠。
SRF的製造過程是什麼?
根據大洋環保SRF專家網站介紹,SRF製程主要有4大步驟:
步驟1:收集跟運輸
首先需要先將廢棄物從收集點運輸到處理設施。
步驟2:篩選與分類
對廢棄物篩選與分類,將不可燃、低熱值及有害物質從廢棄物中分離篩選出來,確保原料的純度和品質。
步驟3:破碎和乾燥
把分類後的廢棄物破碎和乾燥處理,降低含水量以提高燃燒效率。
步驟4:壓縮成型
最後將處理後的廢棄物壓縮成燃料棒或顆粒,方便儲存和運輸。
圖為歐洲最大的環保循環園區德國呂嫩環保園區(Lünen Lippewerk),將廢木材加工成環保燃料。(圖片來源:Remondis)
SRF優缺點有哪些?
SRF固體再生燃料目標是將廢棄物轉化為燃料。以廢棄物管理與資源回收技術為基礎,處理廢棄物的同時,也能利用廢棄物製成燃料作為替代能源,有助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為企業節省能源成本。
環境部2024年9月報告指出,目前國內SRF使用廠9成以上為資本額上億的大廠,紙業、水泥業為主,與燃煤混燒使用。
但其缺點也不容忽略,SRF因為成分來源廣泛,品質與成分不穩定,影響燃燒性能和設備運行穩定性,因此必須掌握原料使用量、製造量與SRF燃料去向,同時嚴加管理重金屬、戴奧辛排放標準。
SRF法規有哪些?
為了推廣SRF,台灣需修改法規,並強化廢棄物管理。環境部指出,期望在2024年底前提出SRF管理辦法,提升管理法令位階,規劃方向包括新增網路申報項目、建立第三方驗證制度、設置閉路電視錄影監視系統(CCTV),提供主管機關遠端查看。
為了預防空氣污染,SRF使用廠需加嚴管理重金屬、戴奧辛排放標準,還需測戴奧辛前驅物(CO、HCl)及檢測頻率,環境部預計2024年底發布相關法規,並提出SRF白皮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目前還沒有使用廠將SRF用於發電,但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廢棄物發電已排除在再生能源行列。經濟部指出,目前國際間只有將生質能部分納入再生能源範疇,因此國內一般、事業廢棄物作為發電能源,將不再適用相關補助。
未來廢棄物發電設備還是可以繼續運作,但由於不屬於「再生能源」,無法享有相關躉購費率補貼與獎勵支持,改適用汽電共生規定,未來能源署將在汽電共生費率中,新增燃料別為SRF費率。
SRF引發哪些爭議?
雖然政府力推SRF,期許用來降低廢棄物量,但目前SRF還有很多爭議,包括SRF減碳怎麼計算,而且環保團體和民眾對於燒SRF的鍋爐或焚化爐造成空污問題仍有疑慮。
綠色和平指出,塑膠中含有雙酚 A(BPA)、鎘、苯、溴化物、鄰苯二甲酸鹽、鉛、錫、銻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等有毒添加劑和污染物。在高溫加工過程中,還會形成包括戴奧辛、呋喃、苯、甲苯、甲醛、氯乙烯、氰化氫和高溫焦油等有毒化學物質。
環團則認為焚化、燃料化(指把廢棄物轉化成燃料)不應被視為回收技術、循環經濟或是能源生產的方法,不過環境部先前指出,SRF目標是將焚化爐廢棄物轉移到製造廠加值。
SRF並非再生能源,但能否成為「轉廢為能」標竿,還需要更完善制度進行把關。如果想了解更多SRF相關資訊,歡迎加入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共同邁向環保、減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