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太陽能供應鏈發展受到美中關稅影響。(圖片來源:iStock)
東南亞太陽能供應鏈可能將面臨動盪。隨著美國指控該地區的中國企業進行不公平競爭並考慮提高關稅,一些業者已經暫停生產或撤出當地市場。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推出的貿易壁壘是否能真正奏效,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越泰馬柬光電板產能全球第2,美祭關稅壁壘劍指中企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F)調查顯示,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的太陽能板產能是全球第2大,僅次於中國。美國光電製造商指控這4個東南亞國家低價傾銷,引起美國政府注意啟動調查,彭博新能源財經預估關稅可能落在30%至50%之間。
美國有4分之3太陽能產品來自上述4個國家,隨著恢復關稅的態度愈來愈明確,美國近期掀起一波太陽能板搶購潮,以分散後續成本上升壓力。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發現,今(2024)年第2季美國進口太陽能板規模達到17.4GW(百萬瓩),較2023年同期暴增36%,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成長最多的產地是越南及泰國。
同時間,不少中企應對方式是降低東南亞區域產能,包括隆基綠能(LONGi)暫停越南電池廠的產線、天合光能(Trina Solar)關閉泰國及越南工廠,稱是進行年度維護、晶科能源(Jinko Solar)則關閉一座馬來西亞工廠。
關稅重壓下,東南亞產品轉向印度、歐洲
顧問公司伍德麥肯錫(Wood Mackenzie)的全球太陽能供應鏈研究主管赫里什科(Yana Hryshko)指出,供應商應應該正考慮將產線轉移至印尼、寮國或中東地區,尤其是電池生產線。她認為,一些中國製造商正在觀察美國關稅的提升幅度,以便決定是否搬遷生產線。
自2012年美國實施關稅以來,中國太陽能業者逐步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地區,但即使透過東南亞國「洗產地」,最終仍可能面臨高關稅的壓力。但有分析認為,並非所有中企都會因此倒下。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葉捷賢(Dennis Ip)認為,東南亞在地生產產品可能輸出到印度、歐洲等市場,但老舊工廠可能面臨關閉,新廠若能找到替代市場,應該能夠生存。
中國企業或許已經找到新的市場機會,但美國業者在成本上仍難以競爭。伍德麥肯錫指出,中國太陽能組件的成本約為每瓦特9到11美分(約新台幣2.88到3.5元),而美國的生產成本則高達27到33美分(約新台幣8.6到10.5元),導致許多美國企業不得不以虧本價銷售。拜登政府的關稅措施雖然能阻擋外來競爭,卻無法解決成本難題,未來開發商勢必將面臨更高的成本支出,進而拖累再生能源的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