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TASS 2023聚焦綠色供應鏈 循環經濟論壇共商永續對策

EN

台灣最聚焦供應鏈永續策略的「2023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TASS 2023)11月22至24日於高雄展覽館舉行,本屆活動一大亮點為10場跨產業專業論壇,其中由台灣永續供應協會與經濟部產發署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攜手舉辦的「2023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2023 Taiwan Circular Economy Forum)以「淨零永續循環共生、產業扎根經濟共好」為主題,匯集永續能源基金會、台塑、安永、永豐餘等各領域精英,探討循環經濟的創新實例,為綠色供應鏈最佳解方激盪出新火花。

(圖片來源:TASS)

淨零法規增多、永續人才不足 循環經濟面臨新挑戰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台灣是全球供應鏈最重要一環」,因此從供應鏈角度探討循環經濟,指循環經濟在減少全球45%以上溫室氣體發揮極大作用,但因材料開採增加,導致全球經濟循環率逐年下降,從2020年8.6%至2030年僅7.2%。

簡又新也點出循環經濟減碳面臨的新挑戰,包括地緣政治變化影響了關鍵原料出口、各國因應淨零法規如雨後春筍、產品生命週期在科技發達下更透明化,以及永續人才不足,提醒身為國際大品牌供應鏈的台灣企業做好準備,找出具經濟效益的循環經濟商業模式,提升競爭力。

台塑買綠電憑證、研擬SBTi減碳有成 邁向2050碳中和目標

台塑總管理處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分享集團達到碳中和之因應策略,包括以AI改善製程、建置再生能源、購買綠電憑證及碳權、研究「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方法等。他談到,台塑因水、電用量大,因此早在2006年成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推動小組」,並於2020年成立ESG推動組織,朝2050碳中和目標前進。

在減碳策略下,台塑排碳量從2007年最高峰6,148萬噸,降至2020年5,183萬噸,2022年再減至4,729萬噸,降幅達23.1%。集團以2007年為基準,制定了短中期目標,分別要減碳20%、35%。因應長期減碳,台塑將尋找低碳或零碳能源、持續推動循環經濟、建置太陽能、風力等綠電,其中估計低碳能源轉型可望帶來3,241萬噸的減碳成效。台塑曾和學術機構合作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雖遭遇高成本、額外增加碳排等挑戰,但認為長期減碳仍有賴新技術,呼籲政府協助業者引入先進技術及可行的減碳方法。

淨零與財務獲利一體兩面 安永建議企業盤點ESG價值藍圖

淨零沒有捷徑,各國正適應碳預算(Carbon Budget)帶來的新經濟衝擊,安永ESG服務負責人曾于哲,以會計師身份談為何要淨零,直指最大風險正是攸關人類生活福祉、甚至是經濟體存亡的GDP(國內生產毛額)。他指出,科學家在全球央行聯席會議中估計,如果不做淨零,人類面臨最大損失高達-25%的GDP。台灣身處國際貿易樞紐,GDP首當其衝,曾于哲從財務長視角建議台灣企業實施淨零應面向全球,不只是國內產業「以大帶小」,更要與世界大廠合作。

他也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是創新,而「減碳即創新」,包括製程方法、數位轉型等,鼓勵業界繼續開拓。企業做ESG仍以成本面出發,曾于哲從ESG委員會觀點建議各產業立即行動,包括導入ISO 14064完成含範疇三的溫室氣體盤查、採用再生能源並逐年擴大至RE 100、導入內部碳定價,以碳管理作為資訊整合的基礎,並開始與客戶商議「綠色報價單」,提早找到有力的市場定位。

永豐餘五大循環實踐零廢棄 延伸材料經濟效益、連結自然

永豐能源科技公司總經理劉思治在談到集團的循環策略之前,首先提醒,循環經濟固然可減緩氣候變遷及資源耗竭,但距離淨零仍有一大段路,因為全球碳排仍居高不下,坦言對許多國家喊出的2050淨零目標不太樂觀,除非全球人口增長速度減緩、碳排大國減排,以及改變既有經濟模式,從固碳技術等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出發,實現再生。

劉思治分享,永豐餘透過智慧製造、開發新材料等,實現了五大循環。在紙循環方面,工紙使用回收紙的比例高達97%;能源循環方面,造紙過程所使用的蒸汽與電力,來自製程所產生的回收廢棄物,包括木質素(Lignin,俗稱黑液)、沼氣及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在水循環中,利用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技術,只需4小時就能分解水中有機質,轉化為沼氣。

至於碳循環方面,永豐餘植林面積逾3萬公頃,從造林到造紙實現固碳產業鏈;農業循環中,集團經歷12年研發,以傳統農廢的稻稈和麥稈為原料,製成生物漿(Biopulping)nPulp,不僅延伸糧食作物的經濟效益,也使人類與自然生態的連結更緊密。

劉思治強調,五大循環非各自獨立,而是互相推進,創造更大的循環價值。他期許各產業透過TASS 2023實現跨界多元合作,一同推升台灣產業繼續深耕循環經濟。

相關主題
維珍航空100%永續燃料客機首航 歐洲SAF投資現況一覽
日本沖繩電力擬試行混氫發電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