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生質柴油發展陷困局:印尼B40政策成本壓力大,歐洲航運業示警環境風險

EN

棕櫚樹是生質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但也可能對環境造成衝擊。(圖片來源:iStock)

生質能市場近期遭遇逆風,儘管印尼政府積極推動生質柴油政策,卻因棕櫚油衍生的脂肪酸甲酯(FAME)成本上升而受到衝擊。同時間,歐洲航運業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減少使用以農作物為原料的生質柴油,以避免森林砍伐加劇,削弱全球永續發展目標。

生質柴油原料成本高漲,印尼B40政策面臨考驗

生質能源依賴生物質作為原料,受自然環境影響大。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指出,自去年10月以來,棕櫚油原油價格高於化石燃料,推升脂肪酸甲酯成本,導致生質柴油價格超過一般柴油,但政府仍推動B40政策,即混摻40%生質柴油與60%一般柴油,導致國營石油企業需自行吸收部分額外成本。

一般零售消費者因政府補貼,並未感受到價格變動,但飯店、採礦及種植業等高能源消耗產業則需自行承擔價差,最高可達25%。

印尼政府推行B40計畫的核心目標,是降低燃料進口依賴,預計至2025年可節省1,475兆印尼盾(約新台幣2,967億元)。不過隨著脂肪酸甲酯成本上升,部分外匯節省效益將被抵消,最終能帶來的實際財務收益恐不如預期。

棕櫚油價格上漲推高生質柴油成本,但印尼政府仍推動B40政策,迫使國營石油企業要承擔部分額外成本。

棕櫚油價格上漲推高生質柴油成本,但印尼政府仍推動B40政策,迫使國營石油企業要承擔部分額外成本。(圖片來源: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

歐洲船運巨擘示警:生質燃料恐加劇環境負擔

歐洲航運業正積極尋求脫碳方案,其中生質燃料被視為關鍵選項之一。然而,包括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 Armateurs)與赫伯羅德(Hapag-Lloyd)在內的多家航運巨頭,17日透過歐洲運輸與環境聯盟(T & E)發表聲明稿,直指以農作物為原料的生質燃料,其環境影響不亞於傳統化石燃料。

這些企業指出,目前市場上的生質燃油大多提煉自糧食作物,不僅加劇水資源壓力與糧食危機,還可能導致大規模森林砍伐。T & E的數據顯示,棕櫚油與大豆製成的生質燃料,對土地與森林生態的影響,甚至可能比傳統燃料高出1至2倍。

聲明強調,農作物生質燃料與其他零碳燃料不同,不應享有相同的鼓勵政策,「除非導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障措施,否則大量化石燃料可能被非永續生物燃料取代」。

資料來源:BloombergJakarta Globe

相關主題
Carbon Forward Asia 3/4新加坡登場,聚焦CBAM、東協碳市場、碳移除新趨勢
核能議題再成政治焦點,環團:核電成本高、建置久,應加速再生能源建置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