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討台灣企業在全球淨零碳轉型變局的挑戰,中經院今發表「RE100台灣2024報告」。(攝影:莊閔茜)
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帶領企業在2050年前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目前台灣已有超過120家外商及本土企業成為RE100會員。RE100台灣合作夥伴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9日)最新發表「RE100台灣2024報告」,點出RE100企業在採購綠電碰到兩大挑戰——綠電價格缺乏競爭力、再生能源取得困難,並提出相關建言。
問題1:綠電價格高且供應不足,報告籲取消國產化規定及躉購機制
報告指出,會員企業反應在台購買再生電力時,主要遇到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成本競爭力不足兩大問題。
- 再生能源供應不足:基礎設施與再生能源供應能力未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
- 成本競爭力不足:相較於其他地區及灰電價格,台灣綠電競爭力具劣勢。
根據台灣RE100諮詢企業會員總結,會員一致關注綠電價格問題,認為應建立公平競爭的環境,讓綠電價格可真實反映成本並與灰電競爭,直指台灣再生電力市場在成本競爭力方面的不足。
為解決「成本競爭力不足」的挑戰,報告建議取消未來離岸風電專案中的強制性國產化規定(Local Content Rules,LCR),才有助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並提升市場靈活性。雖然政策立意良善,但李承歡認為,國產化規定也會放慢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速度,並形成市場壟斷,再生能源零組件供應商能夠制定高價格,降低按時完成專案的動力。
針對台灣國產化規定,RE100報告在2024年報告中提醒風險與後果。(圖片來源:RE100報告)
由於開發成本上升,也導致台灣躉購費率( FIT)費率居高不下,進而提高再生能源的整體價格。李承歡認為台灣躉購費率應逐步退場,期許政府在妥善制定下,讓綠電朝公開市場、完全競爭前進。
除此之外,台電也透過躉購費率買走大部分的綠電,李承歡指出,根據這樣的研究結果,躉購費率退場對綠電市場供應有其必要性,有助企業更容易買到綠電。
延伸閱讀》「綠能蟑螂」掀光電躉購費率退場聲浪!太陽能何時走向市場競標?業界提2建議
台灣RE100代表李承歡認為,國產化政策立意良善,卻可能拖累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攝影:莊閔茜)
問題2:PPA採購成本高,報告分析小額綠電、泛官股售電優缺點
除了綠電價格議題外,RE100企業也關注綠電取得難易度問題。報告點出,台灣企業難以直接採購電力,尤其 PPA成本高昂,且要求買家具備較高的信用評等。
目前欲解決中小企業採購離岸風電與再生能源的痛點,經濟部主導成立泛官股售電公司「台灣智慧電能」,先購買風場一定比率電力後,再以少量、短年期方式賣出。RE100報告認為,此機制能讓電量需求較大,但缺乏較高信用評等的企業買家能夠購買風電,但尚不確定是否「價格友善」,較高的利率以及國際供應鏈的干擾都可能影響價格。
未來若由台電擔任售電業,推行「小額綠電升級版」,報告認為,優勢在於提供更短期的合約彈性,好比1年、3年或5年的選項,這與PPA通常需要長達20年的合約相比,對買家更具吸引力,但仍應注意外加性問題,建議僅允許新建的再生電力開發專案參與。
RE100也提醒企業在採購綠電時可遵守「3A原則」,包含需符合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易取得性(Accessibility)及外加性(Additionality),確保採購決策兼顧經濟與環境效益。
此外,台灣再生能源發展進度也攸關社會支持。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呼籲,無論社會支持核能與否,都應該要支持再生能源,並樂見台灣能源轉型政策朝多元能源邁進,但政府大力推動綠能同時,也要注意到社會的想像、認同與支持,建立更多社會溝通。
RE100台灣報告書中文版下載:https://www.there100.org/media/6146/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