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本田、日產合併大計,反映傳統車廠危機!深度剖析3家汽車巨頭的優勢與挑戰

日本車廠本田、日產宣布將進行業務合併。(圖片來源:日產)

日本兩大車廠本田(Honda)、日產(Nissan)宣布合併成立控股公司震撼車界,凸顯汽車產業正遭遇百年一遇的轉型關鍵時刻,「遺憾的是,如果我們都自己來,就算只是模擬情境,也是非常困難,」本田(Honda)社長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語重心長地說。

隨著中國競爭者興起、新進者逐漸嶄露頭角,全球車市發生急遽變化。高度依賴燃油車的日本車廠,難以抵抗電動車發展趨勢,而過去被推著走的本田及日產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認為1+1會大於2?合併後會帶給產業怎樣的機會與挑戰?

日本兩大車廠宣布合併,為全球車市投下震撼彈

23日,本田及日產召開記者會表示,雙方已經簽署合作意向書,並展開合併談判流程,計劃在2026年成立聯合控股公司,而日產聯盟成員之一的三菱汽車(Mitsubishi)也有意加入。

如果成功合併,市值將超過550億美元(約新台幣1.76兆元),年產量上看800萬輛,可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廠,僅次於豐田(Toyota)及福斯(Volkswagen)。

兩家公司高層指出,合併的目的是希望整合生產與銷售資源,降低鉅額投資風險,提升彼此的競爭力,以因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尤其在車輛智慧化與電氣化領域面臨許多挑戰。

本田與日產預計成立新的控股公司。(圖片來源:日產)

為何選在這時候整併?

本田在最近一次財報中坦言,美國與中國市場是企業獲利重創的主因。

美國市場方面,本田還在苦撐。儘管電動休旅車Prologue在當地銷量還不錯,但好成績的背後是預算爆表的促銷優惠,換算下來每賣出一輛Prologue新車,本田就得額外支出1萬美元(約新台幣32萬元),該金額是其他車款平均優惠成本的2倍多,等於賣愈多虧損愈多,而部分原因是美國逐漸收緊減排法規,車廠不得不增加電動車的銷量。

中國市場方面,本田可以說已經被打趴。在比亞迪(BYD)等本土競爭對手包圍下,本田在2024年7月至9月的銷量銳減超過5成,比例遠高於其他日本同業。中國銷售不如預期成了本田最大致命傷,甚至對整體企業造成衝擊,截至2024年9月,本田半年綜合純益年減近20%。

日產也好不到哪裡去,在美、中市場銷售疲軟的困境下,日產第三季財報淨虧損93億日圓(約新台幣19億元),並在同年11月宣布撙節計畫,不但削減全球5分之1產能、裁員9,000人、社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也減薪一半,與公司員工共體時艱。

日本調研公司MarkLines指出,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特斯拉市占率超過19%,位居第一,其次是比亞迪占比達到16%,而日產只有個位數,占比僅3.2%,本田更慘只有0.2%。

面對大環境趨勢及競爭者的壓力,加上傳統汽車在市場也不給力,迫使本田與日產兩大老牌車廠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採取比傳統合作更緊密的方式,盼能絕地逢生。

本田與日產兩大老牌車廠重新思考商業模式,日產聯盟成員之一的三菱汽車也有意加入。(圖片來源:日產)

本田加快布局電動車

2024年5月,本田針對電動車、車用軟體、車用電池提出10年10兆日圓(約新台幣2兆元)計畫,金額規模較2022年增加1倍,目標是在2030年底前,推出7款「0」(ZERO)系列電動車,並在2040年成為純電動車品牌,只銷售電動車及燃料電池車。

盤點過去2年多來本田的合作計劃,幾乎都與電動車有關,包括與索尼(Sony)開發「AFEELA」電動車、與IBM研究電動車晶片、與南韓Posco Future M發展電池正極材料、以及找來日本化工大廠旭化成(Asahi Kasei)共同生產鋰電池隔離膜,且多聚焦北美市場,還預計在加拿大建立完整的電動車供應鏈,投資金額上看1兆日圓(約新台幣2,080億元),堪稱是該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投資案。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分析,本田一直維持創辦人本田宗一郎(Soichiro Honda)相信自身技術的信念,因此長期以來與其他合作夥伴保持距離,但在汽車製造不斷擴大技術領域的情況下,與閉門造車的態度背道而馳,而目前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及自動駕駛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田與索尼開發的「AFEELA」電動車。

本田與索尼開發的「AFEELA」電動車。(圖片來源:AFEELA)

本田、日產、三菱各有優勢

其實,本田與日產在2024年3月就簽署合作備忘錄,希望加快車輛智慧應用及電氣化的速度;同年8月,兩大車廠再攜手三菱,準備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軟體,並透過共享零組件、電池等,提升電動車的競爭力。

相對於本田,日產推行電動車的時程較早,2010年量產的Leaf被視為是純電車的始祖,目前一共有3款電動車型,儘管後來被新進者超車,但憑藉著先行者的優勢,在市場上有一定份額,並喊出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銷售占比,要在2030年提升到6成的目標。

汽車研究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副總裁菲爾拉尼(Sam Fiorani)指出,日產旗下Infiniti QX80等大型休旅車是本田沒有的產品類型。他認為,「日產在電動車及電池製造方面的經驗,將有助於本田開發新產品。」

儘管三菱還沒決定要以什麼方式加入,但其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日本《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指出,三菱在全球銷售中,東南亞國家占了3成,因此在東南亞市場有一定的品牌力量,如果結合本田的開發及銷售網路,可望提高客車產品的競爭力。

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Takao Kato)接受《讀賣新聞》訪問時表示,由於泰國工廠的產量正在下降,可能會考慮將車輛供應給本田及日產。

南韓《韓國商業》(Business Korea)引述專家分析認為,被中國車廠擠壓的本田與日產,在合併後,可能會讓南韓的現代汽車(Hyundai)及起亞(Kia)在美國及東南亞新興市場中面臨挑戰。

由於泰國工廠的產量正在下降,可能會考慮將車輛供應給本田及日產

三菱高層表示,由於泰國工廠的產量正在下降,可能會考慮將車輛供應給本田及日產。(圖片來源:三菱汽車)

合併的挑戰才剛開始

由於本田和日產最重要的市場是北美,且重點車型相當類似,例如休旅車,未來可能得在同一個市場上競爭,更何況他們的電動車車款選擇有限。晨星(Morningstar)資深分析師Vincent Sun表示,兩家公司都缺乏有吸引力的電動車,合併後將面臨新車車型及研發的挑戰

另一個挑戰是供應鏈的重整。東京商工研究(Tokyo Shoko Research)統計,三大車廠在日本供應鏈有近3萬家廠商,其中超過5,000家同時與本田及日產有業務往來,且零組件需求重複性高,因此如何精簡供應商將成為一大難題。

最後是銷售壓力。從整體經濟環境的角度出發,美國車市面臨「負擔能力轉變」(affordability shift)的現象,也就是車主受到貸款利率、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而不願意花高價買一輛車,進而迫使車廠降價或祭出更多折扣,恐怕讓合併後的本田和日產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的支柱,供應鏈交易往來金額42兆日圓(約新台幣8.7兆元),約占全國GDP的7%,並為日本提供500萬個工作機會,占全國勞動力的8%。本田與日產分別是日本車市的二哥及三哥,兩大車廠的合併反映傳統車廠的轉型壓力,意味車市的競爭將進入白熱化。

資料來源:The Japan News(1)(2)Nikkei Asia(1)(2)(3)AP(1)(2)WSJ(1)(2)Automotive DiveReuters

相關主題
永餘智能攜欣欣客運跨足電力交易,打造首例電巴「充儲應用虛擬電廠平台」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