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碳排量驚人,生產一件新衣服的碳排,甚至超過運行整日的汽油車。(圖片來源:iStock)
快時尚風潮滿足求新求變的消費者,卻也導致碳排大幅增加,開泰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re)調查指出,全球紡織服飾業碳排占總碳排量4%,比航空與海運加總的碳排占比高出2個百分點,主要因為紡織屬於高耗能產業,且供應鏈牽涉廣泛,推高整體碳排量。
時尚業用綠電占比低、供應鏈複雜,碳排量不容小覷
研究發現,從2000年以來,服飾業產量翻了一倍,目前全球每年生產超過1,000億件服飾,而低價、快速的消費市場造成龐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每年多達9,200噸衣物被丟棄掩埋,如果沒有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預估本世紀末,快時尚每年產生的垃圾將高達1.34億噸,遠高於目前全年垃圾量。
由於紡織及服飾供應鏈複雜,牽涉農民、原料纖維加工業者、染織業者、製造及零售商等上下游,導致碳排高於其他產業。國際勞工組織(ILO)針對其價值鏈進行分析發現,紗線與織物生產階段的碳排最高,主要因化學品的使用與水資源的消耗,而在布料染色、乾燥階段,電力需求也相當高。
開泰研究還指出,時尚業使用再生能源的占比不到2%,而生產一件新衣服的碳排超過運行整日的汽油車,且出乎意料的是,一件棉質襯衫的產製過程,在化肥和農藥的影響下,其碳足跡比使用合成纖維的衣服還高。
服飾業產量逐年攀升,永續作為卻沒有跟上。(圖片來源:Pixabay)
紡織服飾業碳盤查不易,大型服飾業者捲入漂綠疑雲
另外,開泰的專家也坦承,計算時尚業的碳排並不容易,因為全面性數據難以取得,這與《彭博》近期的調查發現類似,其旗下關心綠色產業的媒體《彭博綠色》(Bloomberg Green)在5月報導中,挑出38家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約新台幣323億元)的服飾業進行分析,其中大約只有一半有3年內的完整數據。
企業如何自我檢視防漂綠? 立即下載RECCESSARY最新報告《漂綠議題大揭秘》
他們還發現,擁有Tommy Hilfiger及Calvin Klein兩大品牌的美國服飾大廠PVH Corp.在其報告中,經常採用不同碳排計算方式,等於每次計算都能重新設定比較基準點,藉此凸顯其減碳效益,否則就是以找不到可對比數據含糊帶過,引發外界質疑,但這並不是特例。
國際碳揭露計畫(CDP)北美永續供應鏈副總監何蔓(Laura Hohmann)指出,服飾業範疇三碳排大約是範疇一與範疇二加總的25倍,約占一間公司整體碳足跡的95%,但許多企業仍在確認範疇三碳排的範圍,因此難以提出具體數據,也常因為各企業標準不同而難以比較,在缺乏強而有力的監管下,恐怕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