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盟提新戰略途徑 捍衛關鍵原料供應與潔淨技術地位

EN

歐盟目前在降低碳排方面居於全球領先地位,但同時也採取行動確保綠能轉型不會導致產業衰退。歐盟將在下週公布立法提案與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促進境內生產關鍵原物料、簡化綠色補助申請程序和解決國家援助爭議,以保障歐盟在中美兩大經濟體競爭中的地位。

歐洲創造無邊界單一市場已有30年,其工業競爭力是否能匹敵美國與中國這兩大經濟體,一直是歐盟的重要焦點。此外,歐盟視自己為應對氣候變遷的領先者,制定2050實現碳中和以及嚴格的2030減排目標。儘管歐盟在某些綠色產業佔據主導地位,它正面臨技術面被超越的險境,也因此部分人士認為市場需要進行重大改革。

許多歐盟人士擔心,美國頒布的《降低通膨法案》提供了3,690億美元的綠色補助,且多數情況只適用於北美製造的產品,此舉可能會造成製造業離開歐洲,使歐洲面臨人才與技術外流的雙重壓力,美國則順勢取而代之成為潔淨能源的技術巨頭。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 (Thierry Breton)本週表示,美中兩國皆在試圖吸引歐洲公司將工業產能遷移出去,讓歐洲在未來依賴這兩國的工業,「或者更直接了當的說,這兩國正在進行一場綠能補貼競賽。這不是歐洲發起的,是中美兩國在玩的遊戲。」

然而,歐盟要追上這場「補貼競賽」,需要祭出的不只是企業獎勵措施,還需要更全盤的佈局。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在未來關鍵數位和綠色技術的專利方面,歐洲整體落後於美國,該報告又進一步顯示,歐洲在潔淨技術方面遠落後於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

綠能轉型所需的關鍵礦物供應是另一項挑戰,因為中國加工了近90%的稀土和60%的鋰,鋰是電池的關鍵元素。

烏俄戰爭強化了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的重要教訓,也就是歐盟不能依賴單一供應商,無論是口罩、石油還是天然氣。

這場疫情啟發了歐盟「戰略自主」的呼籲,但這也引發了一場關於歐盟是否要境內生產必需品,還是要促使供應多樣化的辯論。

關於境內生產這個方案,歐盟執行委員會將於週二提出立法,使該區能夠擁有其戰略原料需求10%的開採能力,並在2030前將加工能力提高到其需求的40%。

就多元化供應來論,委員會認為與智利和澳洲這兩大鋰生產國簽訂貿易協議,可以確保直接供應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委員會進一步提出簡化綠色項目許可證發放的建議,並促進對凈零工業區的投資。

最後是補助政策以及未來可能頒布的《歐盟主權基金》(European Sovereignty Fund),去年首次由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 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目前這兩個財務話題都存在內部分歧。

在法國和德國的支持下,歐盟委員會提議放寬國家援助規則來加速綠色投資,這可能會擴展到其他歐盟成員國為淨零排放技術提供的匹配補貼。部分歐盟國家抱怨他們將無法與歐盟德法兩國提供的金額相匹配。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認為,主權基金將有助確保經濟能力較弱、無法提供國家援助的政府與其他歐盟國家公平競爭,也讓這些國家可以透過聯合借款融資。

但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北部成員國警告歐盟,不要發行新的共同債務,強調歐盟 8,000億歐元(8,476億美元)的疫情復甦基金中仍有未動用的資金。

荷蘭、北歐、捷克共和國和愛爾蘭等國家也對過度全面補貼的風險發出警告,並表示聚焦在改善歐盟單一市場會更有效。

「歐盟創造了對單一市場商品非常有效的機制,這使歐盟在全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我們要確保在接下來的轉型也能達到類似效果。」愛爾蘭貿易部長西蒙·科維尼(Simon Coveney)在周五表示。

相關主題
高盛:中國能源轉型可望加快 風力、太陽能發電量翻三倍
中國成屋頂太陽能帝國 發電潛能直逼全球產業規模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