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30年再生能源難增兩倍?IEA報告揭進度不如預期,基建、融資挑戰大

泰國一處陸域風場。(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能源總署(IEA)4日發布報告,盤點了各國目前再生能源政策與預估,並和去(2023)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承諾進行比對後發現,將再生能源容量增加兩倍的目標,恐怕無法在2030年年底前實現,但有信心各國會制定更有野心的目標,避免全球暖化溫度超標。

COP28目標再生能源容量增兩倍,當前政策能實現七成

COP28會議期間,超過110個國家承諾在未來六年內將再生能源容量提升至1萬1000GW,使全球升溫幅度較工業化前低於1.5˚C,但IEA最新一期報告指出,實際上可能僅達到70%,也就是8,000GW。

不過IEA認為各國有能力補足缺口,呼籲訂定更有野心的再生能源目標,尤其是《巴黎協定》底下,每五年修正一次的「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s)即將在2025年到期,各國須提交新的目標。

根據報告,如果各國2030年的再生能源雄心目標都實現,太陽能將成為最主要的再生能源,在整體再生能源的占比將達50%,超越目前占比最高的水力發電,而風力發電將占26%,位居第二。研究者認為,主因之一是價格不再高不可攀,目前風、光發電成本較2015年下降了40%。

依照目前各國政策,IEA分析2030年的再生能源容量僅可達8000GW,距離COP28承諾的1萬1000GW仍有距離。(圖表來源:IEA)

各國再生能源野心不足,基建、融資成本成為挑戰

不過,報告內容也點出,目前再生能源發展的挑戰,包括等待許可的時間過於冗長、電網基礎建設的不足,無法有效且快速的讓不同再生能源相容、以及融資成本太高等。

有專家認為這些挑戰可能難以被克服。「希臘能源論壇」智庫(Greek Energy Forum, GEF)學術主任馬烏拉基斯(Michalis Mathioulakis)認為,IEA預估太樂觀,因為各國已經開始下調目標,代表實際上難以實現。他指出,歐洲為了配合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光是在2030年以前投資電網的金額就高達6,520億美元(約新台幣21兆元)。

IEA還發現,在調查的近150個國家中,有近30個國家2030年再生能源容量是目前的一到兩倍,最主要貢獻國是中國,其次是美國、印度、德國、西班牙。

IEA部分觀察與歐洲能源智庫EMBER不謀而合。5月底發表最新報告的EMBER指出,2032年太陽能新增裝置容量暴增74%,也就是增加346GW,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其中,中國是這波太陽能狂潮的最大驅動力,為全球太陽能發電貢獻63%。

EMBER的報告也指出,這波熱潮已經擴散到更多國家,太陽能發電規模超過1GW的國家已經來到28國,較2022年增加7國,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歐洲。

資料來源:IEAEMBERAljazeera

相關主題
首輛純電輕型貨卡FUSO eCanter登台!黑貓成首批客戶,車子亮點一次看
永續航空燃料投資熱!IATA估今年產量增至三倍,預計2030年達五千萬噸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