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2024全球風險報告》,生態系統劇變及生物多樣性減少,被列為未來十年人類將面臨的風險。為應對這些挑戰,企業必須從被動轉向積極,追求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的目標。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提供專業見解,協助企業在未來的環境挑戰中保持競爭力。
近期全球正遭遇極端氣候的威脅,有許多報導更指出「今後你我所經歷的夏天,都將成為餘生最涼的夏天」。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受影響的不只有人類,整個自然生態系皆遭受波及。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4 全球風險報告》,生態系統的劇變及生物多樣性減少,被列為未來 10 年人類將面臨的前三大風險。面對這些風險,企業必須從被動應對轉向積極作為,以達到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的目標。CSRone 永續智庫特別前往國立台灣大學,訪問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前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邱祈榮老師,借助老師 30 餘年之經驗,剖析自然相關發展趨勢,以及給予企業具體實踐建議。
不只是停止做壞事 企業應積極「做好事」以達自然正成長
2022 年召開的聯合國第 15 屆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通過了《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協議,評估與揭露地方性和全球性生物多樣性之依賴與衝擊,目標逐步將負面影響減少至少一半,並加強正面影響,訴求 2030 年能夠扭轉自然損失,達到「自然正向」(Nature positive by 2030)。對於這個目標,邱祈榮老師直接地說道,企業需要從被動的「停止做壞事」轉向積極的「做好事」。過去在面對自然生態通常會採取減緩策略,或是傳統的生態補償方法,做多只能達到零淨損失(No Net Loss, NNL)。然而,面對不斷惡化的自然環境,應要朝向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 NPI)發展。
邱祈榮老師以 2021 年英國通過的《環境法》為例,該法引入了生物多樣性淨增益(Biodiversity Net Gain, BNG)概念,做為一種創造和改善自然棲地的方式。該法要求開發商須制訂生物多樣性計畫,說明開發後的生物多樣性價值需要較開發前提升 10%,意即並非是停止破壞,乃是要對生態系統產生正向的影響。而企業應該要如何經營管理以達到生物多樣性淨增益?邱老師建議,須將自然正向思維納入企業營運的 DNA 中,進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為了實踐此目標,企業可以採取以下具體措施:
- 從設計階段開始考慮生態影響:在規劃和設計階段,企業應將生物多樣性考量納入其中,確保每個項目都考慮到潛在的生物多樣性影響。
- 建立科學的監測和評估機制:實施長期的生態監測計畫,使用科學數據評估保護措施的效果,並根據監測結果隨時調整策略。
- 採用第三方驗證: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確保企業的措施確實達到自然正效益,避免漂綠疑慮。
邱祈榮老師更鼓勵企業不應該將生物多樣性淨增益視為營運成本負擔,反之,這些累積下來的經驗,能夠成為企業的利器,使危機成為轉機,進而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形成「自然正向產業」。
以自然為本的解方? 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的路徑
為在特定時間內恢復及保護生物多樣性,聯合國全球多樣性架構《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訂定 2030 年前每年籌集至少 2,000 億美元資金的目標,因此產生了「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Biodiversity Credit)」的概念。隨著生物多樣性流失及自然資源枯竭等威脅加劇,企業除了致力於實踐自然正向的行動之外,亦會購買信用額度,以「抵換(offset)」其對自然造成的負面影響。邱老師進一步解釋,兩者的概念類似於「碳抵換(Carbon Offset)」及「碳信用(Carbon Credit)」的延伸,但在運作機制和目的上有所不同,碳有固定的當量計算方式,而生物多樣性則更為複雜。
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市場仍處在早期階段,邱老師說明目前可以實施的方式,其中一種即為與碳信用連結,這與碳議題的演變有相當大的關係。在《京都議定書》的碳市場架構下,相對強調碳權的取得,但卻容易忽略其來源。到了《巴黎協定》,碳權取得的來源成為重要議題,需要考慮其共效益(Co-benefit),包括生態、社會、教育和經濟等。而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的其中一條路徑,就是與現行的碳信用做連結,某些項目,特別是自然為本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可以同時產生碳信用和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邱老師舉例,新加坡2021年成立的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 CIX)則是以地利之便,聚焦自然保育計畫的碳權交易市場,有助於保護東南亞地區受脅的熱帶森林。其碳權可達成多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包含促進當地婦女就業、潔淨水資源與支持生物多樣性等綜效。
世界經濟論壇(WEF) 於 2023 年發表了兩份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倡議計劃報告,以推進潛在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發展的可能路徑。報告指出,全球前 500 強公司中,雖然大部分公司已設定了氣候相關的目標,卻僅有 5% 設有生物多樣性目標。報告鼓勵企業即早採取行動,以更加了解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的實際運作,利用其特性達成氣候和生物多樣性雙重目標。同時報告中亦提醒,若不當使用生物多樣性信用額度,可能會造成對自然和當地社區的負面影響、漂綠及損害風險。
另外,澳洲政府為了在復育與保護自然環境之際,亦可釋放巨大的經濟機會,2023 年 12 月 15 日《2023 年自然修復法案(Nature Repair Act)》正式生效,成為全球第一個為自願的生物多樣性市場立法之國家,以鼓勵企業投資自然修復(Nature repair)市場,支持澳洲 2030 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之願景。
歐盟方面在歷經多年討論,終於在 2024 年 6 月 17 日正式投票通過自然復育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該法案將歐盟陸地和海域自然長期復育的總體復育目標,與特定棲息地和物種的具有約束力的復育目標結合起來。至 2030 年,這些措施應涵蓋至少 20% 的歐盟陸地和海域,並最終在 2050 年涵蓋所有需要復育的生態系統,也為自然復育添加更大的助力。
自然正向行動下的公正轉型 需注意「碳殖民」隱憂
強勢環境政策如果忽視弱勢群體,可能造成新的社會不公。公正轉型是在實現低碳經濟轉型中,確保社會各階層公平和正義,特別是保護弱勢群體。例如,巴基斯坦的 Delta Blue Carbon Project 則是通過濕地恢復,不僅減少碳排放,還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邱祈榮老師也指出,必須警惕碳殖民(Carbon Colonialism)現象,即富裕國家或企業通過購買碳信用,將碳減排責任轉嫁到貧困國家,侵蝕當地社區的土地權利和資源。
邱老師以 REDD+(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plus)為例,REDD+ 為目前全球運用最廣泛的碳權項目,原機制旨在減少森林砍伐和退化,實現碳減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協助對抗農村貧窮問題。但因近年產生的碳權額度急速增長,無法確保碳權品質的情況下,導致森林面臨更高的風險,而產生了許多爭議。例如,在實施森林保護下,未充分考慮當地原住民權益及生計,導致土地爭端和社會衝突。邱老師強調,為避免碳殖民現象,設計和實施專案項目時,必須尊重當地社區的參與權和決策權,確保不損害少數族群的利害關係人利益。
邁向自然正成長並非單打獨鬥 企業自我盤點與跨域養成是關鍵!
面臨越趨嚴重與複雜的氣候問題,環境管理的因素包含了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運作,企業需制定「超越氣候(Beyond Climate)」的風險管理。以「自然資本」(Nature Capital)為鑑別主體進行系統性評估的「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於近年頒布相關框架與指引,資本市場已然進入衡量自然資本價值時代。而企業接軌TNFD 涉及價值鏈、供應商的管理,應要如何逐步推展?邱老師建議,對外需要做供應鏈/價值鏈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針對產品原料的自然影響及依賴進行查核。對內則回到營運層面及產品生命週期,哪些項目與自然有連結,並且針對該內容進行設計、評估、監測及驗證等 SOP。
當前,企業正致力於推動自然行動以實現全球自然正向的目標,為協助此過程,WBCSD、SBTN、TNFD、WEF 及 Capital Coalition 聯手合作,共同提出企業行動架構:評估(Assess)、承諾(Commit)、轉型(Transform)和揭露(Disclose)(ACT-D),可以幫助企業採取積極、可信且策略性行動的基礎,從而促進對自然環境的正面影響。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於 7 月推出《企業的自然正向之旅-臺灣自然正向觀點報告》,以 ACT-D 為核心,整合國內工具和指南,藉由各階段具體的操作步驟及行動參考,鼓勵企業了解自身營運據點和價值鏈,識別對企業具有重要影響的依賴、風險和機會。並篩選出關鍵場址,實施有效行動,最大化自然行動的正面影響。
(《企業的自然正向之旅-臺灣自然正向觀點報告》透過不同領域專家分享對自然議題的相關見解,協助臺灣企業將自然永續議題納入核心策略中。/資料來源:bcsd Taiwan)
除此之外,自然正向行動擴及的層面又深又廣,擁有跨領域的知識背景與人才亦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企業、學術界及政府需多方的合作,方能有效執行以自然為背景的專案。邱老師笑說:學術界現在缺少接班人,許多知識與實務經驗都得靠自己學習與挖掘。不過現在大環境遇到人才稀缺的問題,數位科技就會成為助力,這也會成為產業的機會。邱老師再次提醒,企業需要改變思維,找尋「以自然為解方」的市場缺口,並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將產業帶往自然正成長的循環當中。
※本文轉載自《CSRone》,原文連結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