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際碳權交易疲軟 芝商所期貨價格創新低

EN

(圖片來源:iStock)

由於森林碳抵換效益遭質疑,讓航空公司與其他主要碳權買家開始避開交易市場,導致碳權期貨從2021年高點至今崩跌90%,恐拖累全球減碳進度。

《日經亞洲》報導,因為預期碳權需求疲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碳權期貨大跌,其中涵蓋航空碳排的抵銷期貨價格在11月打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

歐洲能源巨擘殼牌執行長薩萬(Wael Sawan)在10月曾表示,公司已經放棄每年1億美元的碳抵消支出計畫。過去這家英國公司經常透過私人、自願市場購買碳權,用來抵銷液化天然氣生產、運送所產生的碳排,更曾計畫在2030年年底前,每年購買價值1.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

私人碳權通常涉及保護自然的碳抵換,例如森林保育計畫,如果通過私人機構認證對環境有益,開發商就能發行碳權,但包含劍橋大學教授等專家,近期在審視過18個大型森林保育計畫後發現,實際減排效果只有承諾的6%。

森林碳抵換效益近期遭到外界質疑。 圖為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的森林碳計畫「Kuamut 雨林保育計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而私人碳權市場交易規模仍然很小,2022年總量為19億美元(約新台幣590億元),占政府公用碳權交易系統不到1%,但私人市場一般都被認為是政府計畫的補強方案。

美國碳市場管理公司Carbon Direct預估,今年私人碳權發行量將較去年減少5%。隨著航空與能源公司推遲採購,開發商似乎也在減少發行或暫緩計畫,恐將對全球減碳造成嚴重衝擊。

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政治角力,讓各國難以在全球碳權系統上取得共識,讓專家仍看好自願性碳權市場,碳市場觀察(Carbon Market Watch)的法規專家克魯克(Jonathan Crook)表示,如果某個自願性標準或計畫獲得部分國家青睞,那將會立下一個標竿,還可能吸引大量投資。

相關主題
2024年五大永續發展關鍵 範疇三減碳與亞洲選舉入列
阿聯新創大舉開發非洲碳權 引來碳權殖民及漂綠疑慮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