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重啟自願性碳市場 瞄準太陽能和風電等四領域

EN

(圖片來源:iStock)

中國1月22日重新啟動了長期停滯的自願性碳抵銷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China 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 CCER),為具有減排潛力但難以獲利的項目提供資金。為了避免供應過剩,當局2017年曾暫停發行碳權。

中國啟動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 開放境內法人和組織參與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重啟碳市場的努力已持續超過一年,並選中「北京綠色交易所」(China Beijing Green Exchange)主持交易活動。初期可用碳權將為2017年之前核准項目,預期中國政府將在一段時間過後開始審核新的項目。

國營的央視新聞指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公開、誠信和自願的原則,所有在中國境內登記的法人和組織,都可申請登記、參與交易。」

中國政府去年表示,新批准的項將包括太陽能熱能發電、離岸風力發電、植樹造林,和紅樹林修復。央視指出,這四項領域除了具有龐大的減排作用以外,還具備減排的額外性。

離岸風電、紅樹林維護等項目成本高 須藉碳交易來推動

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社會學室主任陽平堅,「額外性就是如果沒有碳交易,或沒有出售CCER所獲得收益,可能就沒法開展。例如海上風電,離大陸比較遠或水深比較深,成本比一般陸上風電或風電高。紅樹林維護成本高,所以要透過出售碳交易的收益來補償。」

他也提到,隨著交易機制逐漸成熟,個人透過綠色生活實踐所產生的減排量,未來也有可能在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中國有另一個涵蓋電力部門的全國排放配額市場,預計今年將擴展到其它產業。如果排放業者沒有足夠的政府發放配額,可使用自願性碳權來抵銷多達5%的排放量。

相關主題
發電業及工業需求疲軟 分析師下調歐盟碳價預測
綠色智造迎戰碳有價時代 製造業淨零轉型創造最大產值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