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目前的電力結構沒有核電,但不排除將來會有,預計接下來將展開為期1年的研究計畫,評估第四代先進核電技術的可行性,加上近半年頻繁與歐美國家建立核能夥伴關係,透露出新加坡發展低碳核電的可能。
新加坡在2022年修訂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宣示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同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每年6000萬公噸。日前公布的NDC新目標再加快腳步,目標在2035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4500~5000萬公噸,將投入低碳技術、國際合作來實現氣候目標。
新加坡最大電信公司Singtel旗下資料中心營運商Nxera,於7日取得新加坡6.43億新元(約新台幣156億元)的5年期綠色貸款,將在新加坡建置全新的58MW(千瓩)綠色資料中心DC Tuas。
經濟部長郭智輝拋出在菲律賓蓋電廠,並透過海底電纜等方式輸送綠電的想法,在台灣社會喧騰一時,反觀地狹人稠、替代能源匱乏的新加坡,較早體認到區域電網的重要性,連帶成為其他東協國家再生能源發展的動能。新加坡如何走到這一步?又碰到什麼挑戰?
越南廉價航空越捷(Vietjet Air)近期風波不斷,不僅無預警取消台灣往返富國島的多班航班,引來旅客與旅行社的不滿,近期在新加坡推出的促銷廣告也因涉及漂綠爭議,被要求全面下架。
新加坡為第一個呼應「排碳有價」東南亞國家,2019年元旦開徵碳稅,在價格訊號明確跟自由市場驅動下,新加坡已成為亞洲指標性的碳市場交易中心。《RECCESSARY》整理新加坡碳權交易所(CIX)與3種平台運作方式,帶讀者一次了解。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