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越南憂缺電荒!外商拚節能自救?一文看懂電力吃緊真相

EN

EVN

越南全國用電量陸續創新高(圖片來源:EVN)

去年越南北部大缺電情景仍記憶猶新,今(2024)年電力需求暴增,越南電力集團(EVN)已實施各種電力調度舒緩供電壓力。隨著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全國用電量不斷創下新高,即便尚未達到最高峰,5月28日的用電量已達到10億度,缺電隱憂再次浮現。

日前外媒《路透社》披露電力公司要求北部鴻海等大型外資企業自主減少用電30%的傳言沸沸揚揚,EVN隔日聲明絕無此事,還秀出企業配合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 DR)的亮眼結果來消毒。為什麼越南電力吃緊?外商又在擔憂什麼?《RECCESSARY》分析越南供電吃緊的原因與目前政府單位的對策。

減少尖峰用電,越南電力公司積極推動「需量反應」

自從三月的年度的越南商業論壇 (VBF)中,Kocham、JCCI和AmCham等外國商業協會不約而同向越南政府表示對越南電力短缺困擾生產計畫感到擔憂。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誓言今年要防止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更命令越南電力公司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並把鼓勵全國自願節電變成一種新口號。

 EVN鼓勵企業配合「需量反應」的管理措施,是指電力公司藉由提供各種優惠或額外服務誘因,引導電力用戶調整用電習慣,減少尖峰用電或轉移至離峰時段。

根據EVN透露已有超過1萬1,000名客戶參加需量反應,其中,尚未面臨供電短缺的南越地區的企業也有1,579家參加。EVN宣稱整體上,調整生產時間已協助企業減少25至30%的總用電量,且因享有尖峰與離峰的電價差,節省近15%的電費。

越南電力短缺的三大原因

去年越南缺電事件主因在於極端天氣,卻也凸顯其電網韌性不足。越南因電力開發緩慢,加上輸電網負荷能力有限,種種原因引發缺電隱憂。

首先,越南電力供不應求。EVN預計今年全年電力需求將成長9%左右,但近幾個月已增加至13%,尤其北方高峰用電需求成長了17%。總體而言,截至5月19日,全國電力負荷比2023年同期增加11.4%左右,分別爲北部地區成長11.5%,中部地區成長9.6%,南部地區成長11.7%。 

其次,傳統能源、再生能源等各種專案部署緩慢。根據越南能源協會統整,至2030年,北部煤電最多只能新增3,160MW,遠低於國家電力發展計劃(PDP8)的10,800MW;中部、南部地區也有多件1000MW以上的煤電計畫被延後、缺乏資金、被要求改成使用新能源或甚至開發商自行停止開發。例如越南具有龐大的風電潛力,陸續收到國際大型企業關注並進行考察,但至今未有具體成果,甚至沃旭(Orsted)宣佈退出越南風電改專注其他業務。

加上各地區電力調度不足。越南土壤狹長,輸電網路負荷能力有限,特別是南電中送、中電北送相較困難。業界曾討論分配電網私有化營運,至今未有具體政策以及配電服務定價。 

不僅如此,越南在電源開發上也面臨兩難。一方面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新能源的發展,但政策方向變動多,導致許多計畫不能即時註冊營運而錯過享有綠電躉購費率(FIT)優惠價格,至今仍有數十個可再生能源案場,因開發商難以與EVN達成雙贏的躉購價格,因此無法倂網。

自發自用屋頂光電被列為今年缺電補救措施,圖為EVN人員正裝設屋頂太陽能板。(圖片來源:EVN

歷經去年缺電危機,越南政府祭出哪些補救措施?

在短期,越南工商部(MOIT)指揮相關部門確保下半年穩定供電,包括:

  • 致力生產或協商進口確保煤炭、天然氣發電所需的燃料。

  • 合理的安排維護和檢修計畫,及時解決發電機組故障,以便確保最大的發電量。

  • 加速完成電力、輸電網重點工程,盡可能調度現有的再生能源產量。

  • 工商部將完善並呈核新能源開發、自發自用屋頂光電發展及利用、 直接購電協議(DPPA)、離岸風電、天然氣能源開發及寮國購電等機制的法規框架。

  • 促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電等計畫。

長期來看,落實越南第八版電力規劃(PDP8),發展具有競爭性電力市場、並盡早修改、補充和頒佈各類電源價格政策,以及修訂《電力法》列入再生能源發展章節,才能化解缺電危機。越南總理范明正表示,「會盡力調度與利用現有的各種能源,在緊急情況也不排除向外部進口電力的可能。」

距離炎熱尖峰不到一個月,EVN表示,如果炎熱天氣不再重演,會盡力採取各種措施,確保順利度過今年的供電挑戰,對於今年穩定供電有信心。

資料來源:EVN , ERAV , VnExpress , Diendandoanhnghiep.vn

相關主題
仰賴燃煤發電、乾旱拖慢越南淨零,PwC提三大對策助企業突圍
南韓SKC集團砸32億押寶!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是什麼?為何選在越南蓋廠?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